启功先生云:“明贤书,造乎中叶,旌旗始变。其初二沈及台阁诸老,循规蹈矩,未见新意。”2从启功先生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从明代中期吴门书派崛起开始,明代的书法才能真正进入发展的阶段,吴门书派就是在明初台阁书风的笼罩之下,冲破了台阁体书风而崛起,打破了明初书法程式化的风格。从嘉庆到隆庆年间,吴门书派崛起于吴门,所谓吴门,就是指苏南大都会苏州及其管辖地区之别称,古称吴,也称“吴郡”、“三吴”、“吴中”、“姑苏”等。3“吴门书派”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崛起于苏州。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朱元璋为了巩固其专政统治,明代初期对苏松地区的文人们实行高压专横的政策,采取十分极端的政治手段,许多功臣都遭到诛杀,洪武十兰年,朱元璋诛胡惟庸,洪武二十六年诛蓝玉,《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狱,株连死者且四万”1可以从中看出其手段是如此之残酷。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统治者并没有像明朝初期那样对苏松地区的文人实行高度打压政策,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文人书画家们,终于可以从阴霾的坏境中解脱出来,发展自己的个性,打破明初程式化风格,将明代书法发展推向顶峰。到了明代中期,吴门经济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后才得以慢慢恢复。而此时的吴门其经济在全国已经有了首屈一指的地位,该地区经济十分繁荣,手工艺商业都蓬勃发展,很多书画人士都喜欢在此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所以吴门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吴门书派打下来良好的经济基础。商业活动中不仅有各种商业活动,而且还有自由的书画买卖市场,在当时人们的文化涵养普遍都很高,很多人都投身到书画创作的行业中了。由于市民阶级的兴起与出现,最终使得书画作品成为人们装点房屋,门面装饰的必需品,因此也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明中期书画市场的蓬勃发展。
明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元朝被推翻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开始减轻对百姓的剥削与压迫,恢复生产,而另一方面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皇权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上对知识分子实施高度的打压政策,例如文字狱、八股取士等一系列残酷的手段来摧残和迫害知识分子,用程、朱理学来禁锢知识分子的言行。而另一方面在文化领域设立了科举制度,虽然促进了小楷艺术的发展,但是又阻碍了小楷发展的自由化,只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需求而变化发展,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明代中期,吴门地区的文人、书画家和鉴赏家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姑苏文化交流圈。而苏州文人慢慢地从文化高压的政策中解脱出来,集聚了一大批诗文书画皆擅而仕途曲折的吴门文人,随着明中期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市民文化,他们寻找到了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崛起于苏州。王世贞所言:“天下法书归吾吴,而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2实至名归也。
1。2文徵明生平简略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文徵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大书法家,是一位集书画与文学艺术于一身的大家。苏东坡云:“学书之道,须识见、学养、功力,三者缺一不可。3文徵明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与深厚的学养,娴熟的技法外,还具有十分勤学苦练的精神。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江苏苏州人,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为明四家。篆、隶、楷、行、草各体都有均擅,其书法成就主要是小楷和行草。王世贞评其为“小楷名动内外”。4据《明史》记载,“既长,就外熟,颖异挺拔,日记数百千言”。5文徵明的天资确实不怎么高,幼年不怎么聪明,才气比较有限,但是文徵明非常的勤学与苦练。他少年时代本蓄有大志,“交游数人,并以义气相得,以志业相高,以功名相激昂”1文徵明青年时曾向沈周学画、向李应祯学书、向吴宽学文,三位老师不随时风、由宋元上溯晋唐的书学观,对他的影响很大,受益匪浅。但是其科举之路十分的艰辛与不易,一生十次考试均未中举,而此时的文徵明早已在诗、书、画、文等方面小有成就,被推荐于朝廷,当时向他求书画者颇多,文徵明身在宫中不仅受到朝廷礼节的束缚,还会受到官中同僚人的排斥和妒忌,自己心里知道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于是从嘉庆四年三月起,多次上书请辞回家,嘉庆六年三月隐归于苏州,从此以后,不再入仕。一生沉浸于笔墨之中,走上了一条归隐的道路,这实际上就成为了专职的书画家了。他曾经写诗:“功名原不到书声,一出功名百念休”。这大概就是他最理想的人生追求吧。他曾经告诫自己说“生平三不肯应,宗藩、中贵、外国也。”如此清高孤洁的高尚品格为后人所赞美。他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的自我完善,可以说是集古人儒士的优良品格于一生,成为了儒家最典型的代表之一。虽然其科举之路非常的坎坷与艰辛,但是一直对书画事业的热爱都比较执着。他追求的是以闲、静、幽、雅、文、逸等艺术境界,多用笔细腻、严谨精致,追求高格调,在严谨法度的同时又注重韵的表现。 文徵明小楷艺术风格及价格(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9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