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浅谈魏碑中结体的变化+文献综述

时间:2018-07-24 20:06来源:毕业论文
列举了《始平公造像记》 、 《元桢墓志》 、 《郑文公下碑》 、 《张猛龙碑》等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字,分析它们结构形态的变化与不同。魏碑书法中字的结体生动有趣,变化丰富,

【摘要】魏碑书法上承汉隶,下启唐楷,是一种过渡性的书体,包括摩崖、造像、墓志等。其风格特征明显,字体结构和用笔丰富,有的残存隶意,朴质拙重,有的流畅爽利,开启唐楷先河。本文中列举了《始平公造像记》 、 《元桢墓志》 、 《郑文公下碑》 、 《张猛龙碑》等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字,分析它们结构形态的变化与不同。魏碑书法中字的结体生动有趣,变化丰富,有结体错落的变化、疏密的变化、收放的变化和开合的变化等。26128
毕业论文关键词】结体变化 魏碑 造像 墓志
中国书法史论认为,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北魏(包括整个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包括摩崖、
造像、墓志等一系列碑刻新书体统称为魏碑书法,数量之多以千万计。这一种新书体是在汉
隶的基础上进行演变发展而成,在基本风格特征上可以把其划分为楷书之列。魏碑书法风格
多样,有的险峻奇异,有的朴质拙重,残存隶书笔意,有的开隋唐楷书先河,流畅爽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接受对象开始由少数阶层
逐渐向各阶层人民发展, 从而步入了书法艺术的自觉阶段。 书法开始朝多元化方向进行发展,
各个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导致各个民族的审美意识相互渗透以及相互影响。 在中国书法艺
术的发展道路中,佛教、道教思想和统治者意识逐渐渗透到书法中来,导致此时碑刻之风开
始盛行,从而开启了碑学书法艺术史上的重大发展。从目前出土的南北朝碑刻、墓志铭以及
造像题记等碑刻来看,我们习惯把北魏时期的碑刻书法称为“魏楷” ,由于北魏的立国时间
最长知名碑刻最多,并且这一时期大部分书体以楷书为主,所以有此称。魏碑作为一种过渡
性的书体,上承汉隶,下启唐楷。其特点鲜明,相比于隶书得其简捷沉雄,相比于唐楷则更
加丰富刚健,作为隶书向楷书的转变中的一部分,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可或缺。
一、结体错落的变化
在魏碑中许多字的结体看似平稳工整,但精确到每一个字则变化多端,在符合重心稳
定的情况下进行结构的错位。常见的错位包括上下结构的字中上下部分偏移中轴线,及左右
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分进行上下偏移。
上下结构的错落,如图 1-1—1-6“鸾” 、 “实” 、 “姿” 、 “驾” 、 “皇” 、 “当” 。 “鸾”字取
自《始平公造像记》 ,此作品中界格、字迹全为阳文所镌刻,字迹清晰而有神韵,雄强方峻、
气象博人,是魏碑中巅峰之作。 “鸾”字为上下结构取纵势,横画较多所以结体略长,上部
与下部中心偏移错落,下部略向右侧倾斜,整个字呈平行四边形状。 “实”字和“姿”字取
自《元珽妻穆玉容墓志铭》 , “实”字为上中下结构,中间部分重心偏右,偏离整个字的中轴
线, “姿”字下部“女”字底重心偏右,与上部错落。 “驾”字和“皇”字出自《李璧墓志铭》 ,
“驾”字下部“马”的重心偏右,横画向左延伸, “皇”字上部向右倾斜,下部向左侧倾斜,
上下错落,呈平行四边形。 “当”字取自《张猛龙碑》 ,下部结构重心偏右,与上部左右错落。
左右结构的错落,如图 1-7—1-17“刺” 、 “持” 、 “桢” “恨” 、 “邦” 、 “能” 、 “泪” 、 “时” 、 浅谈魏碑中结体的变化+文献综述: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2022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