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士,江宁(今南京)人,为清朝第43位状元。乾隆十七年文武双科状元,官至侍读学士。人称秦大士,诗、书、画为三绝,清著名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清代书法家分为五品九等,秦大士被列入“能品”。南京夫子庙学宫的“东南第一学”五个金色大字,是由南京状元秦大士所题写的。
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儒林外史》,是清初文学家吴敬梓在南京“秦淮水亭”写成的。
江南贡院状元榜状元名录之明代的文学家杨慎,“独占鳌头”的典故就是由他而来的。
2.3 夫子庙的文化代表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文化载体异常丰富,有代表儒家文化的夫子庙,反映科考制度的江南贡院,表现民俗文化的秦淮饮食、秦淮歌舞、民间工艺,展现江南古建筑风貌的胡家花园、瞻园、河厅河舫;以及寓含优尔朝古风的文化传说、历史典故等等。
2.3.1 建筑文化
夫子庙的建成是以明清风格为主的仿古建筑景观,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约26300平方米,其风络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为主格调。从整体上看, 亭台楼阁层次错落有致、红黄蓝白黑色彩搭配协调,立体感比较强;从每座建筑来看,其造型别致,各具特色,文化儿十足。
2.3.2 民俗文化
优尔朝时期作为帝王之都的南京,每至元宵节,灯火满市井。明朝时放灯时间延长,正月初八为上灯节。十八日为落灯节,是我国历史上为时最长的灯节,那时几乎“家家走桥,人人看灯”,延至清代以及近代,南京的灯节极为隆重,以夫子庙地区为最盛。与此同时,灯会活动则不断地把秦淮灯彩艺术推向新的高潮,其它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风筝、空竹、绳结、雕刻、剪纸、泥人、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
金陵彩塑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相比于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来说,南京泥人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金陵彩塑以写意见长,作品强调夸张变形,注重情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南京金箔起源于优尔朝时期。它的用途广泛,除了在佛像、建筑物、工艺品上贴金外,还用于云锦服饰,药品和食品,可以说是南京堪称一绝的工艺瑰宝。
南京剪纸据史书可考,明代已流传民间。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多聘请艺人来家用大红纸剪各式喜花,缀于箱、柜、被、枕等嫁妆之上,其它如斗香花、鞋花、门笺等品种,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金陵折扇是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制品之一,早在宋代,南京制扇业就已远近闻名。金陵折扇早在明代时就闻名遐迩。普通的以竹为扇骨,高档的以檀香、桃丝、乌木为扇骨。
竹刻,是一门以刀代笔、以竹为纸的高雅艺术。竹刻艺术在经历了从商周到先秦、到汉唐,再到宋代,至明清两代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明代中期,与“嘉定竹刻”同时崛起的还有“金陵竹刻”。
2.3.3 儒家文化
孔庙是古人祭祀孔子的地方,亦称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文宣王庙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孔庙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 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孔庙的存在, 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孔庙是儒家思想的物质载体。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的许多内容仍然充满活力。孔子所倡导的中华民族和平、仁爱、善良、宽容等美德,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已融化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深层次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 夫子庙旅游商品开发与设计+文献综述(4):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