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提拎的使用方式。随着婴儿的成长,其重量的增加,使得提拎变得吃力也不利于家长身体健康。可采用挎背式,或安装带轮子的支架。
增长适用时间。根据市场现状,从消费者角度考虑,为降低此产品的相对使用成本(价格/适用时间)。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
2.1.7 设计风格定位
图2.2 设计风格参照
灵巧——轻便、便捷(图2.2左)
从家长省力,携带方便角度考虑,需将产品设计得灵巧一点,减少机构部件,突出主体.
厚重——安全、舒适(图2.2右)
从婴儿的安全角度出发,根据以上使用场景调研分析,厚重会引起视觉上的安全感,也会诱发消费者的选择倾向。
2.2 草图
设计思文过程草图(图2.3)
用手思考一直是设计的一个方法,大量的初期草图实际是一个设计思考的过程,随着草图的演绎,思文亦拓展开来。
侧重不同功能特点的设计草图(图2.4)
确定草图方案、草图细化、方案尺寸(图 2.5)
2.3 3D模型演化及细节处理(如图 2.6-2.8)
2.4 最终方案渲染效果图(图 2.9)
2.5 模型制作
2.5.1 模型材料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需用到的材料有钢材、塑料、布料、棉质填充材料等材料。考虑到造型及体量的制作难度与成本,选择使用发泡材料制作模型主体,辅以钢材、ABS板、原子灰、喷漆。
2.5.2 初模(图 2.10)
2.5.3 中期模型(图2.11)
2.5.4 最终模型(图2.12)
3 设计理论
人机工程学理论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与物质的因素,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问题。所谓人性化产品,就是包含人机工程的产品,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都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产品的造型与人机工程无疑是结合在一起的。
此次婴儿提篮设计中,根据人机工程学理论可知,人肩部所能承受的力大于手臂,因此,本设计采用挎背式设计,避免手臂肌肉长时间受静力影响而产生肌肉酸痛。
婴儿提篮侧面曲线设计,贴合人体,使用户使用时更舒适,同时增加了稳定性,再者拉近家长与婴儿的距离,使其更像婴儿躺在怀里。
把手与按钮组合式设计,更符合人的使用习惯,简化了用户操作。
4 设计具体方案阐述
本产品设计适宜0-36个月大婴儿使用。
4.1 产品使用方式阐述
4.1.1 本产品使用挎背式,解决手部长时间提拎带来的手部肌肉疲劳酸痛甚至拉伤的健康问题。目前市场上已有解决方案(如图4.1 左)存在明显不足:肩带位置设计阻挡了婴儿与家长交流的视线。
本次设计采用斜对角式固定肩带(如图 4.1右),保证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父母能与婴儿眼神交流。
婴儿坐于提篮时的情况(图 4. 2):
4.1.2 在各场合使用情景:
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在按放提篮时,建议将提篮挂于座椅后方,相比以下两种安装方式(图4.3),公交紧急制动时,作图中婴儿的头部会因惯性甩出,主要受力部位为婴儿的颈部及肩部,易对婴儿产生意外伤害。而右图中,主要受力部位为婴儿背部,受力面积大,故意外伤害风险降低 便携式婴儿提篮设计+文献综述(8):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