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布局的构思上,我采用竖构图的方式,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三远”的表达,三远即“高远、平远、深远”,竖构图的方式更加有利于画面空间的拉开,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纵深感,营造一种辽阔广博、巍峨雄奇的北方山水氛围。
其次在技法运用的构思上,我分为笔墨的运用和色彩的渲染两部分来构思。在笔法运用上借鉴古今北方山水名家的笔法,如五代的荆浩和南宋的李唐,以及当代名家如龙瑞、郭云翔等人,主要采用斧劈皴的用法结合墨色的渲染,最后以浅绛设色,力求营造一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画面基调作品主题的立意主要在于借北方奇崛巍峨的山水表达一种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姿态,传播当代社会所宣扬的正能量。
2.画面的布局
画面的布局即章法或构图,就是谢赫六法中所说的“经营位置”。 中国画布局讲究立意定景,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2]。”要求我们在创作中将尊重客观规律和个人的真情实感相结合,并体现出艺术美的规律。
在画面的构图上我采用竖构图的方式,因为传统山水画的空间注重“三远”的表达,《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3]。”竖构图更加有利于表现北方崇山峻岭巍峨雄奇的高远气势和辽阔深远的意境。高远主要在于表现崇山峻岭,如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卷》、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深远则在于表现重峦叠嶂,千岩万壑的地理环境,如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卷》,平远则是表现一种平坦开阔的地理地势,典型的如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平远的意境通常适合表现清灵秀雅、地势平坦的南方山水,偏向于横构图的方式。而我认为北方山水的恢弘险峻的气势更加适合竖构图的方式。
其次要处理好画面关系,分清画面中主次地位,运用好宾主、疏密、繁简、虚实等对立统一关系。因为我所写生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山水,山水本身置于一个很庞大深远的空间,有远有近,有虚有实,山川的风景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分清层次才能表现自然山水的广度和深度。这需要我们用笔墨精心地塑造渲染,呈现出山水的层次性,妥善地处理画面关系。一幅画面中有繁简疏密之分,通过对山石树木进行妥善地处理,使之做到“繁而不塞,疏而不空”。画面的虚实关系也要依靠笔墨的运用加以区分,使得画面虚实相生,层次分明,以便适应人们视觉的联想效果。
当然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不能一囿于程式,还要借助绘画者本人的独特视角和主观思想做取舍,将巧妙的构图与丰富的画法加以结合,创造独特的山水意境。
3.笔墨的运用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笔墨包括笔法和墨法的运用。这里所讲的笔法是指山水画中特有的用笔方法,“要使画面中线条点画富于变化,第一步要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在运笔时掌握快慢、轻重、缓急、曲直、偏正等方法,称为笔法[4]”。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5]”可见用笔自古以来就收到历代书画家高度的重视,是中国画技法中基础的基础。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方式。中锋用来勾勒山石树木的轮廓,侧锋多用于山石的皴擦,逆锋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营造一种苍然遒劲的笔趣,可运于山石、树木的勾勒皴擦。顺锋运笔和逆锋相反,顺锋画出的线条轻柔顺畅、灵动活泼,用于山间水流瀑布以及云海雾气的塑造。 水墨山水画《巍巍太行》创作感悟(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6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