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元代山水画与空水
马远 《寒江独钓图》
元、明、清的山水画家一般都不染水,比如元代的倪瓒,他的山水画有一种
“水涨阔而沙岸全无”的旷远境界,水面大多大片空出,更让人感到中国画留白 的妙处,很少见他的作品中有云雾烟霭的景色。倪瓒的作品《鱼庄秋霁图》恰如 其分的体现了题诗中“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的画意,近岸从树,隔溪远岫, “开合”与一片秀水之间,显得格外空灵,整幅画充满了江南水乡发宽阔之感。 看倪瓒这一类的山水画,把留白作为富有审美价值的特定意境,更能让人理解空 水法运用的深意。文献综述
和倪瓒风格不同,甚至可以说“两极分化”的元代山水画家王蒙,他的作品 中也有空水法的运用,像是《青卞隐居图》、《葛稚川移居图》都是利用丛林的 稠密和水域的空白相对照,空白在他的画面上显得尤为珍贵,空水法的作用在于
成为“密中求疏”的手法,这是一种大面积黑色衬托小面积留白的手法,这样的 手法使得王蒙的画作有着独特的意境之美。
4、创作之中“空水”的运用 我的毕业创作名叫《清川引》是山水画长卷,主描绘了浩淼的河水、重叠的
山以及小船、房屋、瀑布。这幅画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河水,创作之前,曾在 搜集素材时在网上看到现代画家陆俨少的一幅《三峡图》。画面中同样也有大面 积的江水,作者主要运用了勾水的手法,把长江的气势磅礴,流水湍急表现的淋 漓尽致,似乎只看着画就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我折服于这幅画的气势,也想在 创作中运用同样的手法来表现我画面中的水,不过,只画了一小段我就觉得再也 画不下去了。原因有三,其一,我所描绘的不是汹涌大气的长江,只是一条水波 平静的河;河岸扁舟停靠,两岸屋舍俨然,这样的画面配上勾水法笔下的略显磅 礴的水波,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其二,水波的形状复杂多变却又有着一定的规律, 若非反复观察水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多次实践去熟悉勾水法的运用,是及其不好 掌握的,这样的原因导致我初下笔时水波自然流畅不足,生硬刻意有余。其三, 河岸两边山石耸立,在山石的表现上我运用了各种皴法,深深浅浅,单看还行, 可若配上水波满满的河面整个画面给人满满当当的感觉,疏密关系不突出,山也 深深陷进河里不分彼此。这一次的东施效颦俨然让我对创作有了更深的感悟,适 合自己画面的绘画手法才是最好的手法,为此我对创作初稿进行了分析。
陆俨少 《三峡图》
单从水的画法来说,我创作中有两处地方涉及到了水,一处是蜿蜒的衔接画 面两端的静谧河水,一处是山间悄然流入河水中的小瀑布。
河水主要以静水为主,水面所占画面的比例也比较大;染则无法与山构成鲜 明对比,勾则水纹众多使得画面太过饱满而缺乏灵气和意境,所以水的主要表现 手法因以空水法为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也有大面积的水面,作者使用 了空水法来对水面进行处理,在山与水的衔接之处,用了一定范围的染水法;染 水法与空水法相结合从而使得山水的衔接更加自然、悠远。我在创作中也打算运 用同样的手法处理湖水,衔接处少量染水,水、天大面积留白,使得画面具有烟 波浩渺之感。
与河水相比瀑布中的水无疑是活泼张扬的,但根据我想要表现的画面特点, 我画中瀑布处的动水也同样想用“空水法”来处理。首先瀑布两边的山因为纹理 和石块的缘故显得有些杂乱,若是瀑布的处理运用染水法则会使得瀑布和山石融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管窥山水画中的空水之美素地为水(4):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