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从王铎和米芾的大字行书的笔法特点继承发展(2)

时间:2021-12-14 20:14来源:毕业论文
取自于《吴江舟中诗》 米芾的小字有行意而且最似《兰亭》笔法,所以他对自己的小字很是自负。董其昌《临海岳千文跋后》说: 董其昌看到米芾的题跋,

取自于《吴江舟中诗》

米芾的小字有行意而且"最似《兰亭》笔法",所以他对自己的小字很是自负。董其昌《临海岳千文跋后》说:" "董其昌看到米芾的题跋,发现王羲之的用笔技巧在米芾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米芾的行书传世作品中,是可以和晋人相争驰的,而米芾对小字行书笔法的要求是"锋势具备",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米芾用"锋势具备"解释了他对晋人笔法的理解。"锋势具备"指用笔以势为主,笔锋在运行的过程中自然的随着笔画的走势形成中侧锋的转换而变化无穷。

米芾曾经在《海岳名言》中说到:" "由于世人写字时都用力捉笔,字如蒸饼,导致字缺乏精气神,最重要的是大字应该和小字一样做到锋势具备,不要刻意做作为之。

2、 王铎——纵而取势

在历代书家中,别的书家都会对王铎书法中的"势"赞不绝口,如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谈到王铎行草书对于笔势的掌握和运用:"元章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米芾行草书重点在取法,而王铎的行草书重点在取势。林散之:"王铎的字东倒西歪,但有气势,上下勾连。"可见,在王铎书法艺术中“势”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书法美学范畴

王铎大字行书不仅做到了气足、率意,更做到了对"度"的严格把握。"率意"是指不经意的挥洒,也道出了王铎写字时洒脱的状态,从而使其行书结构纵横跌宕,大小相间;王铎用笔时快时慢,忽轻忽重;用墨浓淡相宜,枯湿结合, 给人以自然天成、流畅灵动之感。其字势倚侧、墨势有的字几乎成为墨团,有的又用细笔写之,却并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反而如江向奔腾,造成势不可遏之势,感觉被内在之气紧紧连在一起。

王铎纵笔取势却又能纵而能敛,明人草书中,没有一个不是“纵而取势”的,但在"纵笔取势"的名人中,王铎因为"力有余者",所以"纵而能敛,不极势而势若不近"。"非力有余,未易语此"力的运用和纵而取势是息息相关的,真正触及王铎草书"势"与"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许正是由于王铎在艺术上对"力"的追求与崇尚,才能使他的行书线条充满了强劲的力量感,达到了纵而取势的效果。

二、 王铎对米芾的继承

王铎曾自序云:“吾自十三岁得断本《圣教序》临之三年,字字逼肖”王铎自己长年累月的学习二王,到达了“字字逼真”的效果,而对于《淳化阁帖》的临习更是令人佩服,钱谦益曾形容他:“趣举一字,失口立应,覆而视之,点画戈波,错见侧出,如灯取影,不失毫发。”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王铎曾经多次地强调以古为尚:"予书何足重,但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 。"而在王铎口中的"古人"也是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魏晋书法为主,他推崇魏晋之风,将晋人书法视作正统研习的标准,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王铎曾经在米芾的《吴江舟中诗》题跋中写到:" "王铎发现米芾"深得《兰亭》法",并且做到了“焚香寝卧其下”,可见对米芾书法的崇敬,对王铎学习米芾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王铎在评论米芾书法时均用到了"飞仙"一词。"飞仙"具有自由自在、飞动轻盈的特征,这正和"洒落自得,解脱二王"、"不规规摹拟"的解释相一致,而"仙"与此同时又有脱俗的意味。说明米芾书法之所以能受到王铎的推崇,正是因为米芾书法具有自由脱俗的特点。在王铎眼里,米芾不仅仅是一个取法和临摹的对象,而且更是一个得以上溯到二王的切入点。刘正成认为:"晋以后作品直接与二王渊源的,又理解二王的创造精神和价值,不是虞世南,不是褚遂良,而是米芾;米芾以后,不是赵孟頫,不是董其昌,而是王铎。"王铎在《临米芾手扎》首页这样写道:"拟米芾体,海岳根矩二王,顿挫变化自成一家。宋一代独迈者世鲜能,深知本乎晋也。"米芾继承二王,加之自己的变化顿挫,形成自己的风格。可见王铎从米字形态入手,牢牢把握住米芾书法中的体势和笔势来临摩学习的。 从王铎和米芾的大字行书的笔法特点继承发展(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65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