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6-0081-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ntalstateofpatientswithcereb论文网ralvasculardiseaseandtoanalyzehowtodoagoodjobofpsychologicalnursing。Method:Onehundredandtwentycasesofconfirmedcerebralinfarctionin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3toNovember2015wereselectedastheobjects。Thecharacteristicsofthepatients,thepatients’family,theenvironment,theirinfluencetothepatients’mood,andthementalstateofthe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usingquestionnaires。Result:The120casesofcerebralinfarctionpatientsincluded32cases(26。7百分号)ofdysphoric,52cases(43。3百分号)ofpessimisticandworry,14cases(11。7百分号)ofsuspiciousandsensitive,and22cases(18。3百分号)ofmentallystable。Afterthetreatment,56caseswerecured,59caseswereimproved,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5。8百分号(115/120)。Conclusion:Takingeffectivepsychologicalcareinviewofthepsychologicalstateof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playsanactiveroleinpatient’srecovery,whichkeepsthepatient’smentalstatesinapositive,optimistic,cooperativestatus。
[Keywords]Cerebralinfarction;Psychologicalstates;Psychologicalnursing;Curativeeffect
First-author’saddress:CaoCounty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aoCounty274400,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6。040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逐渐扩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护理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化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1]。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2]。脑梗死多突然发病,从一个健康人突然变成一个残废人“,给患者带来较多的心理影响,因而只有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才能针对其心理状态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处于积极。乐观。合作的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将发挥积极作用[3]。现将本院120例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符合1998年全国脑血管病专题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经临床。CT或核磁检查证实[4]。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23~81岁,平均(51。6±5。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其中失语者27例。
1。2方法
对确认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采用表格答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格特征。家庭。周围环境特点及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患者对脑梗死病的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干预后,以治愈。进步。无效三个标准评价其疗效,并计算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治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百分号。
2结果
2。1心理状态分型及各型特点
通过对120例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别有烦躁不安型。忧虑悲观型。怀疑敏感型。心理稳定型4种心理状态,现将各型特点介绍如下。2。1。1烦躁不安型性情急躁,易激惹,为一点小事即发脾气,对别人为他做的事总感到不满意,有时不服从治疗,尤其是失语的患者,当患者不明白旁人意思时便摔东西甚至大哭大闹。此型32例,占26。7百分号,多见于年轻及性格外向者,与担心影响工作及个人前途有关。
2。1。2忧虑悲观型整日闭目不语,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失眠,食欲不振,常常流泪哭泣,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此型52例,占43。3百分号。多见于老年。性格内向及家庭经济困难者,与担心自己瘫痪会拖累家人及花费医疗费有关。
2。1。3怀疑敏感型常常对诊断。治疗提出疑问,如医生诊断有误,用药不当或没用好药等,对医护及监护人的谈话非常敏感,当别人怕影响其休息而小声谈话时,便以为自己病情严重。此型14例,占11。7百分号,多见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与疾病恢复较慢或病情加重有关。
2。1。4心理稳定型对疾病有较正确的认识,性格开朗乐观,能够服从治疗,配合护理。此型22例,占18。3百分号,多见于病情较轻,性格开朗的患者。以上各型随病情发展可互相转换。
2。2疾病转归
通过医护人员积极有效的治疗,加之有效的心理护理,120例患者中治愈56例,进步59例,总有效率95。8百分号(115/120),5例因病程较长无明显好转,达到了医护。患者及家属三满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讨论
3。1心理因素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近代医学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是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中介质,它们相互影响,会使精神因素转变为生理因素[5]。一方面,心理失衡→行为消极→心身防御机能低下→加重病情;另一方面,应激心理可以从生理上直接引起人的各种生理的平衡失调,导致病情发展[6-7]。如脑梗死患者心理紧张可以通过下丘脑的作用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病情加重[8]。
3。2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
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不仅应进行躯体药物治疗及生活护理,还应针对患者精神因素。精神障碍等进行心理治疗与护理。
3。2。1了解病情及患者的一般情况脑梗死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在进行整体护理中,要突出心理护理,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了解患者发病过程。心理状态。情趣。文化修养和需求,以及经历。家庭生活。经济状况。工作学习及社会环境等,取得患者的合作与信任。
3。2。2控制应激心理因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高度信任感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必须密切交往,以缩短护患距离[9]。从患者的心理需要出发,做到:(1)尊重患者,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完成角色的转换“,让他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产生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有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放松;(3)医护人员要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动作轻柔,使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4)避免谈论与患者病情有关的刺激言论,特别是在患者面前。
3。2。3调节患者的心理平衡患者在住院期间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如家庭。社会。经济。工作。居住等情况,心理变化复杂,在护理过程中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及时给以解释和劝导,使患者在情绪上,由悲伤变为喜悦,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主动。
3。2。4做好信息反馈,掌握心理状态在临床观察中,不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躯体反应,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以便掌握其心理状态,避免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干扰治疗效果或者造成患者死亡。
3。2。5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躁动不安型患者,耐心说明心理状态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疾病治愈需要一定的过程,只要配合治疗是能够治愈的。失语患者可让其用手写,如不能或不会写,劝其不要急躁,可用手势示意,根据患者的眼神。表情及手势来判断他们的需要。对忧虑悲观型患者,多安慰。鼓励,让一些治愈的患者谈治疗过程及体会,使其看到治愈的希望,增强信心[10]。对家庭经济困难担心医疗费的患者讲明心理疗法与药物的关系,积极配合治疗可缩短病程,病情好转时可带药出院,定期门诊复查。对怀疑敏感型患者及时解释清楚,明确告知诊断及用药情况并无错误,解除其顾虑。对心理稳定型患者指导如何配合治疗护理,谈治愈后如何工作,使其更加充满信心。
3。2。6改善生活方式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11]。因此应了解患者的饮食及睡眠情况,解除某些患者对饮食不正确的看法及思想顾虑,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指导。
总之,患者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人类的健康不仅受到生物学因素。自然生物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护理的职能在于开发患者的心理自觉能动性。治疗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心理护理达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120例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
120例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2459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