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60-01尿量是肾病患者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因素,正常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1500ml,当24论文网小时尿量小于400ml时为少尿,小于100ml时则为无尿,通过观察尿量可以判断患者的疾病进展,为医师用药及患者的进水量提供依据。现主张运用自我管理理论培养病人自己记录尿量[1],让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但患者及家属非专业人员,记录的尿量缺乏准确性。本文主要详细讲述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方法
1。1评估患者向需要记录尿量的肾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所使用的容器。患者对记录尿量的重要性认识。护士的健康教育。是否存在漏记。观察刻度的方法。患者的认知程度等方面。此调查问卷共发放102份,并当场收回98份,回收率为96。1百分号。对回收的98份问卷进行总结记录,分析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因素,再制定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记录尿量的准确性。结果:18。56百分号的患者夜间或外出期间漏记尿量;38。23百分号的患者对记录尿量重要性认识不够;16。17百分号的患者记录用的容器或量杯刻度不准确;8。98百分号的患者不能准确读取刻度(读取刻度时视线高于或低于液体面),10。18百分号的患者没有记录尿量专用的记录本,6。01百分号的患者(主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或视力差无法读取刻度,或文盲患者)不能自行记录尿量。
1。2现状把握目前,护理人员对尿量记录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没有标准化的统计发放,同时,存在少记。漏记。多记等问题。这样就不能为医师提供有效的临床数据。护士记录患者尿量的流程是患者自行记录尿量,每班护士负责询问尿量,然后将患者尿量记录于科室尿量统计表,大夜班护士将患者一日的尿量统计并记录至患者体温单上。没有及时向患者反馈尿量的多少,减弱了患者记录尿量的积极性。
2护理对策
2。1教育护士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记录尿量重要性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她们掌握正确的尿量统计方法,提高对尿量统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责任心。同时制定尿量统计的规范化流程;护士长应该加强对尿量统计的管理及质量跟踪检查指导,要求护理人员做好尿量统计的交接班。
2。2护士统计尿量流程及患者反馈责任护士在接到患者记录尿量的医嘱后,向患者讲明记录尿量的意义。原因及重要性,同时,向患者发放专用的。刻度清晰的量器及记录用的本。笔等。各班护士根据患者的记录来统计尿量,统计后划横线,标示自己记录的时间并签名,然后登记到科室专用的患者尿量统计记录本上,最后由大夜班统计出患者一天的尿量,记录于体温单。责任护士负责每周将患者每日的尿量做成折线图,定期给患者观看并讲解,以此来提高患者记录尿量的积极性。
2。3教育患者告知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是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医生需要根据尿量来对症下药;每次都需使用护士发放的专用量器量取尿量,读取数据时视线与刻度平行,使用完量器后放置在卫生间马桶旁边,以防急用时找不到;如患者有尿袋或接尿器,特别交代因为尿袋。接尿袋或尿壶的刻度有一定误差,所以尿液也需倒入护士发放的量器内称量;夜间或外出期间,也需要准确记录尿量;对于小便失禁的患者,科室配备台秤,用称量尿垫增量的方法来记录尿量。针对不能自行记录尿量的患者(主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或视力差无法读取刻度,或文盲患者),要寻求家属的帮助,必要时护士协助。
2。4奖惩措施护士长定期对护士统计尿量准确性进行效果评价,通过患者的尿量记录本与科室的尿量统计本进行对比,查找出存在的错误,并分析原因,建立奖惩机制,以提高护士的责任心。
3讨论
尿量的准确记录能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水平衡状态,为医师的临床用药提供相应的依据。目前,尿量的记录来源大部分依靠患者及家属提供,护士宣教不到位甚至未宣教,导致患者及家属不能正确记录尿量;或对陪护交代不清楚,而致错记。漏记;还有的认为排泄物很脏,不愿测量这些都是由于护士宣教不到位,使患者及家属没有认识到记录的重要性而产生的。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造成患者尿量记录不准确的原因有:容器刻度不准确,夜间或外出期间漏记,读取方法错误等。所以要真正做到规范及时准确的记录,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积极争取家属或患者的配合,才能真正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只有增强责任心,准确的记录患者的尿量才能为患者的康复及治疗提供依据。
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對策【1712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