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江苏省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调查及分析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1]。该病的病原是血吸虫,终端宿主是人类及其他易感动物,钉螺为中间宿主。血吸虫先是由虫卵发育成毛蚴,再经胞蚴发育成尾蚴,最后从幼虫到成虫,共经历优尔个阶段[2]。据统计,2009年全球血吸虫受治人数从2006年的1200多万人増加至1900多万人,增幅约为58%。其中,美洲区域受治人口明显减少,而非洲国家受治人口増幅超过200%[3][4]。感染多集中于学龄儿童[5]。美国的某实验室正致力于血吸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在血吸虫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探索虫体内的功能性染色体组,这主要通过优化RNA媒介干扰作用来进行[14]。
上世纪五十年代期,我国血吸虫病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12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流行县超过450个),类型为日本血吸虫病。全国感染该病人数超过1100万(晚期病人超过50万),受威胁人口超过1亿,感染家畜接近130万头,钉螺占地面积超过2200万亩,对疫区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7][8]。近年来我国畜产品贸易发达,且农村部分地区仍依赖家畜役力,因此家畜血吸虫病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多项调查表明,耕牛是我国绝大部分疫区的日本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13]。
江苏省血吸虫病人累计达253万,其中地处太湖平原苏州地区的病人累计有103万;全省累计钉螺面积14.73亿平方米。其中平原水网型占8.85亿平方米,湖沼型占5.15亿平方米,山丘型占0.73亿平方米。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涉及10个省辖市、64个县(市、区),流行村人口约1300多万。
我们选取了江苏省内某地作为我们的研究区域,由于数据保密需要,文中地区均采用代号,部分村落名也均为化名。该地是我省血吸虫病疫情较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省血防达标后,出现疫情复现最早的区县。该地于1976 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传播控制),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传播阻断)后,在1989年和1999年分别出现了 2 次明显的疫情回升。1989 年因村民在邻县某河流割草做绿肥,将钉螺带入境内,因此出现有螺面积将近170万m²。后该地区积极防治,于1994年全部消灭了外来入侵的钉螺。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次年在该地区某水域及运粮河沿岸查出有螺面积近40 万 m²,之后有螺面积逐年增多,至2001年开始出现阳性钉螺,发生了首例急感后,血吸虫病流行逐年加重,疫情明显回升。2004 年《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将其确定为恢复“血防达标”区县之一。该地区作为疫情回升县,2007 年经过考核重新达到传播阻断标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畜流动及苏皖两省交界等因素影响,钉螺孳生环境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未消除。与此同时,该地区是重要的水路交通要塞,境内有多条运河在使用中,由于运河航道流经区域均为该地区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存在因大型航道工程建设和运河水利运输等因素而造成血吸虫病扩散传播的风险。
长期以来,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部口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业血防,但疫情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这是因为血吸虫病防治不单是技术问题和学科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发展问题,需要各级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6]。我也有幸同血防工作的同志一起到该地区,从而真正了解血防工作。本研究不单单从技术角度去思考血吸虫防治问题,也从农业血防综合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江苏省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调查及分析(2):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3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