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组的容量达到25万千瓦,占全球光伏电池总容量的59%。发展历史如表1-1所示[7]。
表1-1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里程碑
年份 里程碑 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产生的影响
2003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布“西部省区无电农村地区电源规划” 光伏产品开始用于普通民用
2005 欧洲光伏市场开始启动 受国际市场影响,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产业
续表1-1
2007 我国政府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立法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
2008 我国光伏电池产量排名世界第一 光伏电池的制造产能飞速增升
2009 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和金太阳示范项目的制定激励政策 国内光伏市场规模成为首位
2010 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生产设备的进口替代率达到70% 不断提高设计和制造光伏设备的产品技术
2013 大型光伏企业遭遇破产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建;美国和欧洲发起 “反倾销和反贿赂”政策阻碍 中国光伏产业面临新的挑战
截止至2016年,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技术已经初步完善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不断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以及一些关键技术的进展和突破;(2)我国技术人员已经做到了海水淡化的相关关键设备和整套装置的自我研发、设计和制造;(3)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的规模在逐步增长,与此同时,其成本降低,竞争力得到提高。
中国已经出现一些海水淡化产业技术研究企业和单位, 但是规模总量还较小, 业绩也偏低。随着政府不断呼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很多沿海城市已建成海水淡化产业。与此同时,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形势良好,有两方面原因:(1)海水淡化项目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断出台政策规划,积极引导海水淡化产业飞速发展;(2)政府采取循环经济理念引导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与众多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且进展较为缓慢。而在近几十年间, 我国政府对开发海水淡化技术的重视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已将其写入《中国21世纪议程》并且列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技术进行推广。该议程把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列为我国发展项目的优先项。总而观之,在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还是新兴产业发展并不充分,但也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会。
1。3 太阳能光伏产业与海水淡化的广阔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也成为了我国必须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传统的化石能源短缺和污染物排放的问题。自2008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及硫化物排放国。到2013年,中国的其他污染物排放已达到300 万吨,预计在将来持续上升。同时,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原油进口大国(有58%依赖进口),也是原煤进口大国(2013年原煤净进口量达到2。5亿吨)。中国的电力消费水平和电力装机也居世界前列。环境方面,与化石燃料相关联的,例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以及酸雨的形成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随着人类对能源和环境发展更多的关注,中国必须调整现有的能源结构。为了我国的能源存储和环境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光伏和风力发电现在成了国家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并已得到飞速发展。
鉴于国际光伏发电的发展情况,中国注定要在2040年成为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源供应主要的能源供给运营商之一,在2060年,光伏发电成为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欧盟已作出计划,扩大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总装机容量到3。87亿千瓦,并且光伏发电占欧盟国家总发电量的25%;而美国计划近期实现光伏发电达到3。5亿千瓦,并且光伏发电约占国家总发电量的13%。欧盟和美国作出的计划,将光伏产业的总装机容量扩大至1600万kW,预计到2060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40%。参照欧盟的计划,我国旨在到2040年建立一个装机容量到1060万千瓦的光伏产业量。然而,到2013年年底,我国的光伏产业的总装机容量仅为7。5万千瓦,这说明中国光伏产业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光伏发电和液流储能电池的海水淡化系统动态特性建模与仿真(4):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13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