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的意义及发展历程 17
4。1。2。 微机监测系统中组态软件的构成及作用 18
4。1。3。 组态软件的选取 18
4。2。 组态软件模块设计 19
4。2。1。 站场模块设计 20
4。2。2。 继电器管理模块设计 21
4。2。3。 报表及报警界面设计 22
4。2。4。 动作电流记录模块 23
5。 车站微机监测系统仿真 24
6。 设计总结及未来展望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1绪论
1。1。微机监测系统发展历程
微机监测系统是通过微机来对电器集中联锁设备进行监督和检测,是我国铁路设备中重要的行车设备,它是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库、软件工程及现场总线懂融为一体,通过监测并记录设备数据的实时状态,为电务部门掌控设备的当前状态和进行事故分析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的一套系统,该系统在发生危险的时候,还能通过报警系统对调控人员进行设备的报警,从而避免因为出现设备故障而导致的行车安全、晚点等情况。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微机监测系统,为之后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台阶,1995年,以当时的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部分铁路局已经开始研制微机监测系统。到1996年已有20多家研制单位,100多个车站配备了微机监测系统,在当时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制式,使得各地分局独立研究,设备独立,很少集中联网,到了1997年铁道部两次组织专家对微机监测系统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与整合,制订了技术原则,2000年初,铁道部把微机监测系统作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首要措施,按行车安全设备对待。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微机监测设备一方面作为电务故障诊断专家,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却在管理、功能完善和作用发挥上与运输安全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此,自铁路部门实施直管站段新体制以来,各铁路局电务部门在管好、用好微机监测上下功夫。通过对其作用进行科学定位,明确管理的主导思想,实施功能二次开发,使微机监测系统较好地适应了电务改革、发展、创新的需要,对实现信号设备零故障,确保全局运输安全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是由车站基层网、电务段管理网和远程访问用户网三部分组成的,以多级监测管理层自下而上地逐级汇接而成的层次型计算机广域网络系统。车站基层网由沿线各站主机和车间机(领工区)构成;电务段管理网由一台服务器和若干台终端构成局域网,数据库服务器兼作通信服务器和远程访问服务器,负责监测信息的管理并接收终端用户的访问;远程用户终端可通过拨号网络与电务段服务器或各站工控机连接,索取需要的信息。车间机直接连在基层网中,可以用一台工控机或商用机运行相应软件查询所管辖各站的监测信息。服务器采用IBM或者惠普等,工控采用凌华工控。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是基于铁路的现状而设计的。在铁路沿线,每个段管辖范围往往延伸上百公里,而邻站之间距离仅10余公里,一条铁路线上通信资源往往很有限,如采用星状拓扑结构,不仅占用很多通信资源,而且需要增加线路中继;如果采用总线结构,虽然占用资源较少,但仍需要增加线路中继。随着铁路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信息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作为管理维修的主要设备,将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并将同调度监督系统和运输信息管理系统汇接整合,更好地为铁路运输服务[1]。文献综述 车站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设计(2):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9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