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复杂的显微组织、优良的综合性能,这些特点除了与材料化学成分相关外,还取决于热处理工艺。目前已报道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采用固溶处理后进行时效处理的热处理方式,来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并通过改变时效处理的温度( 460 ~ 650 ℃) [6] 来得到理想的硬度、强度与塑性的组合。但由于固溶处理后的奥氏体含有大量合金元素( 如Cr、C、N 等) ,增强奥氏体稳定性,降低了马氏体转变温度( Ms) ,冷却时不易转变为马氏体,因此仅仅通过固溶及时效处理不能完成马氏体的充分转变,因而使得17-4PH 钢的性能潜力未能被充分发掘[7]。
1.2马氏体不锈钢的概况
1.2.1国外不锈钢的发展概况
不锈钢世界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913年,1913年H.Brearley 在研制舰载炮炮筒用钢时发明了可硬化的不锈钢,并发表了题为《耐蚀性取决于热处理和合金成分范围》的论文。从此可硬化的铁-铬-碳合金作为实用性的不锈钢而诞生了。这就是具有淬硬性的那一系列被称为“马氏体类不锈钢”的不锈钢。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钢的成分范围是:C<0.70% Cr=9-16%,其中0.35%C,13%Cr的钢主要用于制作刀具,即现在的3Cr13(AISI420)钢。
不锈钢的历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英、美、德等国对于一些不锈钢产品的专研、探讨和小规模的生产的研究进行了展开,从而不锈钢的理论研究也就逐步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对不锈钢的认识当时是刚起步的,因此全世界不锈钢总产量在1950年由数据显示仅有100万吨,不锈钢的应用大部分是在有着特殊要求的领域,如一些抗服饰、耐高温等。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由于技术的不完善不锈钢的首要冶炼技术一般是通过炉外精炼为主要的,现在新开发的连铸技术和多辊冷轧机技术都是作为不锈钢冶炼的新星技术并不需要单纯的利用炉外精炼来冶炼,可以说通过这样一个部分,不锈钢的规模发展在世界上又上了一个台阶[8]。由于全世界对于不锈钢的应用非常平民化,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产品上,这些产品几乎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价格又非常合理,因此大家对不锈钢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到1990年的时候,全世界已达到了1200多万吨的产量[18]。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因为中国等一些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等各个产业,所以越来越多的生产是需要不锈钢的,在各个国家非常普遍,甚至还使得不锈钢在世界的产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9]。
1.2.2国内不锈钢的发展概况
在中国,0Cr17Ni4Cu4Nb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开始被世人所研究、应用和逐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是作为能够承受30-6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末级长叶片所研究开发的新钢种[20]。该钢种是靠马氏体相变强化和时效沉淀出富铜ε相而强化[10]。 由于机械性能、腐蚀性能和高温性能在17-4PH马氏体不锈钢的属性上都表现的非常优秀,甚至在工艺性能方面的成型性和可焊性也表现得非常出色,因此广泛得用于海上平台、直升机甲板、其他平台;食品工业;纸浆及造纸业;航天的涡轮机叶片;机械部件;核废物桶。由于中国能源在不断地开拓,在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工业方面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迅猛提高,更是扩充和提高了我们对综合性能良好的高强度不锈钢的需求[11]。因此国内对于不锈钢的种类和数量上的需求都非常大,我们是需要进一步提高不锈钢材的自给率。同时,凭借数据在全球人类平均需求量和不锈钢在钢铁行业中的消费比例计算来看,我国的不锈钢不锈钢总产量一年应该在500到600万吨之间[12]。以此推断,不锈钢潜在能力在以后将会向前又继续跨了一大步,而我国将会有一个由原来的进口为主转变成自给为主的供求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是不锈钢的生产数量逐年在增长。在之后的五年,中国大约会以500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和200万吨左右的冷轧生产量来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第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品种的结构。主要是拥有合理的板材;第三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13]。 马氏体不锈钢的Q-T工艺(3):http://www.youerw.com/cailiao/lunwen_6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