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率;
(二)减少使用有机溶剂;
(三)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四)最小的外消旋化;
(五)区域选择性规避氨基酸侧链保护的需要;
(六)操作条件温和无害。
之后,Gross等人[2]利用蛋白酶对赖氨酸酯进行水溶液聚合,在半小时最大链长就达到12。经过检测。低聚赖氨酸的最高转化率是通过菠萝蛋白酶在PH=7和胰蛋白酶在PH=10催化时得到的;就聚合度而言,低聚氨基酸的最高聚合度的情况出现在PH=7.6-7.8之间。就菠萝蛋白酶催化赖氨酸看来,反应可以发生在较宽的温度间。但若反应时间过长,形成产物变差,不仅对最大链长毫无用处,而且不利于分子量分布。
Leendert W. Schwab等人[10]利用papain进行对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15]和色氨酸等四种氨基酸进行一元、二元和三元低聚,产率在30~80%不等,且测得氨基酸酯反应活性为酪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经过后期研究发现,不同的氨基酸,聚合度也有着差别。对于上述几种氨基酸来说,在papain催化聚合下,亮氨酸聚合度最高,接下来的分别是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然而二元共聚导致了低聚肽的产率在35-60%左右,聚合度约为4.3-7.7之间。不仅如此,该实验也验证了papain对于氨基酸聚合的选择性很低,诸多氨基酸都可在其催化下聚合。Papain在过去是用来催化亮氨酸[16, 17]、蛋氨酸[16, 18]、甘氨酸[16]、酪氨酸[16, 18]等氨基酸在PH=5~6的柠檬酸缓冲溶液和PH=7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进行的。得到的低聚氨基酸的聚合度(DP)大约在5-9。
Jenny Fagerland和Anna Finne-Wistrand等人[19]采用两步法合成双嵌段低聚肽。首先他们先通过木瓜蛋白酶先合成低聚赖氨酸,后再加入精氨酸继续反应,之后即可得到赖氨酸-精氨酸双嵌段聚合物。这种共聚嵌段低肽参照SPPS合成方式,但不使用有毒试剂而通过蛋白酶直接催化,所以在生物应用方面有更好的应用,可以当做一个良好的模板作为参照。文献综述
后来,Geng Li和Jun Wu等人[14]开始尝试用表面活性剂一类的增溶剂来尝试通过界面性质来尝试获得更好的低聚肽。他们简单利用氨基酸酯尾端的酯部分,调节酯肽表面和界面的性质,提高增溶效果,得到分子量比较高且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的低聚肽。并在得到低聚肽之后将其连接到脂肪酸之上,借此想获得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功能性肽。接着,他们又尝试将低聚氨基酸的尾端聚合在脂肪酸上,这种方法得到的产物由于其两端亲疏水性不同,可以直接作为表面活性剂。
由于近来固定化酶的研究,一些人尝试利用固定化酶想尝试能否得到更好性能的低聚肽。固定化酶因为其可回收利用,可重复循环,反应更加可控,且活性并没有多少变化,更加绿色,故其在聚合可溶于溶剂的低聚肽可以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只用离心或者过滤就可以回收固定化酶。Peter J. Baker和Siddharth V. Patwardhan等人[20] 采用仿生硅作为酶的载体,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形成二氧化硅颗粒,使酶附着在上面,作为固定化酶。并且他们该方法可以适用于木瓜蛋白酶,并可以催化赖氨酸和酪氨酸等。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提供了一个纳米化酶催化氨基酸生成的方法。
低聚氨基酸由于聚合度低,致使它们在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质很差,所以人们之前一直很少将其作为工业材料。后来Yinan Ma和Ryota Sato等人发现,低聚半胱氨酸由于很稳定,200℃前没有玻璃化转变,并且可以通过氧化提高它的分解温度,表现出十分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11]这为低聚氨基酸在生物基耐热材料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突破材料的瓶颈。 蛋白酶催化合成氨基酸低聚物的探索(3):http://www.youerw.com/cailiao/lunwen_81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