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障机制可持续发展与路径探析【3651字】

时间:2023-03-01 18:44来源:毕业论文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障机制可持续发展与路径探析【3651字】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障机制可持续发展与路径探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发展现代农业主要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障机制可持续发展与路径探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方式之一。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将分散生产的农户联结起来,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和区域规模化,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下,农户经营因为论文网生产结构单一和生产投入水平较高而较传统农业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

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保障机制

1。农业保障制度的推广促进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在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农业风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政府逐步认识到农业保险可以成为风险防范有效的重要工具。2004年到2012年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步伐,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作为一种支持农业的有效方式,各级政府都要将农业保险列入到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中,要切实落实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情的农业保险具体模式。政府的支持。农业保险的推广必然会更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引进,但高新技术的不稳定性也使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成倍增加。而农业保险对于经营风险具有分散和补偿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投保者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此外,农业保险制度的成功构建,可能会创造出多种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有的形式可以直接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的手段,有的形式稍作修改就可以用到农业产业化中来。

(2)是农业产业化的安全保障。由农业生产自身特性所决定,像自然环境。市场机制。技术条件都可能对其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来克服,技术风险更多时候可以依赖政府的政策指导来化解,而针对自然风险,则还主要依靠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制度来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大面积推行,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及经营风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保障制度推广具有反促进作用

(1)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得农户投保意识增强。传统农业的土地经营具有规模小较分散的特点,作为一家一户的农民生产者对于自然风险都存在着侥幸心理,不愿意拿有限的资金为自己少量的土地进行投保,单个农民生产者由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风险一旦发生损失也不会很大,通常都自行负担了,很难产生强烈的投保需求。而农业产业化经管推广后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性也增加,农业生产本身具有的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一旦发生灾害,损失将会很大。鉴于这种原因,农民必然会形成很强的投保意识。

(2)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户的投保能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后将引进先进的技术及生产设备,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增强,另外农业产业化形成了规模效用,使得农业物流环节从供应。生产。到销售连接更加顺畅,物流成本相应的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扩大,农民收入增加,对于保费的负担减轻,进而使农民的投保能力增强。

(3)农业产业化实施更加便于开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开展要求尽可能从最大的空间范围上建立风险分散机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恰好为农业保险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分散风险的空间,满足了农业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为农业保险的经营提供了方便。

二。农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时至今日,对于农业保险国家及政府各个部门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每年中央财政都要调拨相应的资金用于资助农业保险,但是比较保险业大步伐的发展农业保险的发展明显滞后,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非常多,比如立法发面的欠缺。自然灾害的频发。农业产业化风险等等。

1。立法缺失

对于农业保险的配套立法工作欧美国家都相当重视,美国农业保险方面,在开展的初期就出台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继而颁布了修订后的1994年农作物保险改革法,2000年又颁布了农业风险保障法,其中对于农业保险方面政府在比例上给予了很大的提高。

一直以来对于农业保险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进行调整,关于农业保险的规定只有在农业法和保险法可见寥寥数语。由于配套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农业保险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诸如农业保险的性质难以界定,保险公司的骗保行为,农业保险推广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没有可以遵守的法律法规,农业保险始终无法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

2。自然灾害频发

国土面积大。幅员辽阔自然灾害像是旱灾。洪水。海啸。地震等灾害发生频繁。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们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往往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惨重的损失,这种损失单个农民自身往往是难以承受的。据统计,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农作物的受灾面积高达4000万公顷。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8451亿元的,仅这一项,约占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总经济损失11752亿元的3/4。农业保险的赔付率由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一直高居不下,开展农业保险的支出远远大于农险保费的收入,使得社会商业保险公司主观上不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原因就在于此。

3。推行农业产业化存在风险

推行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化农业实现的有效保障和推动剂,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也随之而来。农业产业化经营走的是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农业的发展置于市场环境风险之下,在市场环境中价格的波动对市场影响极大,一旦市场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就要承受由此带来的损失;同时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就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先进科学技术的先期投资成本很大,这同样需要农业市场主体来投入,另外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效果又是不确定的,农业经营主体同样要承担由此带来的科技风险。如何克服农业产业化过程的不利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就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内容。4。农业保险主体参与性低

农业保险的参与主体包括保险公司和农户,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讲,农业保险受上述自然灾害及推行农业产业化风险影响,所能带给公司的利润几乎微乎其微,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公司,推行农业保险的利润对其来讲吸引力是非常小的;从农户方面来讲,参与农业保险,受传统小农意识影响许多农户还存在着侥幸心理,不愿意为没有发生的风险买单。

三。产业化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障机制发展路径

1。发展路径的提出

农业保险想要大面积推广制约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像前文列举的自然灾害的频发。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农户个体的经营能力等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但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没有有效结合,是政策性农业没有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通过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分散的一家一户农户集中起来,从而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由于生产规模大。种植结构单一,导致农户所面临的风险相对传统农业来讲更大。这方面因素考虑,政府不断加强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并从各个方面做了许多积极努力,但从执行的效果来看,以一家一户的农民作为投保个体。农户与商业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国家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保险模式,并没有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农户的投保热情并不高,同时保险公司出于利润也没有多少积极性,从而使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受到影响。

2。政府+商业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农业保险路径的构建

采取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业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农业保险的模式,仍以政府部门补贴。商业市场化运作为基本原则,具体实施中实行自愿保险和强制参保方式相结合,将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好的产品纳入到强制保险的范畴,其他农户可以自愿选择投保。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会,为农业保险的经营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

首先,政府+商业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农业保险模式以中央政府部门为主导,地方政府部门充当投保人,具体经营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行,同时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农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和农业经营户全方位的配合和联动。

其次,地方政府作为投保人要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部门,部门成员可由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地方龙头企业代表。科研单位专业人士及农户代表组成,成员具体可负责保险合同的签订。保险理赔的分配。对农户进行规避风险的指导。并对农民提供免费的市场信息等等。

再次,商业保险公司负责进行农业保险的运作,政府要成立再保险公司对商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风险进行分担。当商业保险公司承保的损失金额超过规定限额时,超过限额的部分可由再保险公司给予偿付。

最后,地方政府还要设立农业保险基金,以便应对大灾之年的农业损失,农业保险基金的资金可由多方筹集取得,即可有各级政府的划拨资金。又可以从地方农业相关的商业企业抽取部分资金。还可以从社会筹集的赈灾款项里调取部分。

这种模式没有脱离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本质,依然需要政府部门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但是不同的是并非农户对单一。自有分散的土地进行投保,而是以整个县。整个乡的土地作为投保的标的,投保主体也不再是一家一户的农户,而是地方政府作为投保人。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障机制可持续发展与路径探析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障机制可持续发展与路径探析【365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321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