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
一。引言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创造了经济奇迹,保持了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赶超德国日本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摆在眼前的事实。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速迅速下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措施,但效果并不持久论文网。2013年GDP同比增长7。7百分号,创下1999年以来最低增速。2013年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预计2014年度GDP增长在7。5百分号左右,世界银行预期为7。6百分号,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期仅为7。3百分号。
截止至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每一个指标都进一步出现放缓。201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7。4百分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7个月下降,4月数值仅为1。8百分号1,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持续下降。除此之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降温。部分经济学家担心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会导致更多的信贷违约,增加金融体系崩盘风险的可能性。政府眼下面临着两难境地。一系列数据显示国家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但若再次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可能会造成更加复杂的后果。
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带来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滑远远超过预期,进出口贸易总量和增幅都因受危机冲击而下降,物价指数也出现下跌趋势。于是将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适度紧缩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转变为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防止经济增速快速下滑,保持市场信心。
200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大幅减少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数量和发行频率,并连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除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之外,央行还取消了2007年底实施的信贷规划,使得信贷从2008年年底开始大幅增长。通过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刺激,虽然防止了经济深度滑坡,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措施,使增加的货币通过乘数效应成倍扩大导致货币超发。2009年GDP增速为8。7百分号,而广义货币M2增幅为28。4百分号,M2/GDP比值接近200百分号,达到历史最高值,货币供应量远远超过经济体系的承受能力。在货币供应快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这些过剩的流动性在内部需求未有效提高的情况下流入资产市场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形成资产泡沫。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上证指数从相对低点1664。93点上升至3478。01点,上涨幅度高达108。9百分号。房地产市场也在2009年出现了井喷“行情,全年商品房价格和销售面积高速增长,尤其是商品住宅价格和销售面积,均创历史新高。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还带动了家电。建材。装修等行业价格的增长。全国房价的大幅上扬使得政府不得不再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市场膨胀。除此之外,国内还出现了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久的通货膨胀。从2009年11月起的两年中,16个月CPI呈同比增长且增速加快,期间仅有个别月份数据回落但幅度不大。以至于国家从2010年10月份起又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公开市场上积极回笼货币,并实施较严格的信贷控制,以此来控制通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后,确实较为快速有效的防止了经济下滑,但在一段时间后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三。货币政策的困境及对策
虽然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出现危机前的高速增长,且国内有通货紧缩的迹象出现,但国家已不再适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原因在于国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国内经济形式的复杂性。
2008年危机爆发后欧洲中央银行推出多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措施,还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措施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美国更是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和美国的这些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泛滥,对与的影响是促使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发展。在经历了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六年后,世界经济依然处于恢复性增长。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而许多新兴经济体国家不但需要应对经济衰退,还承受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取向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内部经济环境也较为复杂。首先,货币存量已突破百万亿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截止2014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已达103。61万亿元,而该数字在2002年仅为13万亿元,十多年来货币供应量增长接近8倍。虽然有不少学者认为M2存量高是由高储蓄率而非货币超发造成的结果,但巨大的货币供应量是流动性泛滥和通货膨胀极大的潜在威胁。其次,已经存在信贷膨胀的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一方面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增加贷款以提高货币供给;另一方面,整个银行体系需要为四万亿“投资计划进行配套贷款。大量流动性被注入市场,并不一定能完全被生产领域消化。过去几十年的经济腾飞主要依靠大量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现在已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内部需求不能进一步提高的话,会使得资产价格下跌,企业回报率和利润降低,破产现象增多,进一步使得银行坏账增加,提高银行业的经营风险。此外,近几年来影子银行规模的迅速扩大,形式多为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未兑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以及信托贷款等,以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一旦遇到经济出现大的滑坡,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就会爆发大规模的信用风险,加之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尚不到位,出现问题时金融风险可能会被放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系统性冲击。最后,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加大了金融市场风险。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投资一直在国家总的资本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高水平,但商品房长期供应过剩问题越来越明显,住房完工率远高于有效需求,未售住房存量和住房空置率剧增,全国住房销售和价格都在走弱。而房地产行业与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创造。影子银行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商业银行的直接房地产贷款占到银行资产的约五分之一,银行大多贷款又是以房地产和土地作为抵押品。一旦楼市快速下滑,银行资产违约增加,也会严重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固然快速有效,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应审慎采用刺激干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若要努力维持国家经济平稳增长,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继续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以带动经济增长,这需要国家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让人民真正的富起来,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医疗保健。教育。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投资,居民生活水平和保障提高,自然会减少储蓄增加当前消费和投资。其次,采取宽财政“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但增加财政赤字也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可以考虑进行减税,降低税率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如果国内通货紧缩信号变得更加强烈,适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流动性也是一种选择,但国家需要认识到当前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经济促进作用的局限性和短暂性;一旦降准,需要政府引导资金的正确流向,例如支持保障房建设,鼓励服务业。环保节能行业和科技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等;与此同时,国家和银行体系应注意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传导失灵导致的流动性陷阱“。
注释:
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
一。引言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创造了经济奇迹,保持了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赶超德国日本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摆在眼前的事实。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速迅速下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措施,但效果并不持久。2013年GDP同比增长7。7百分号,创下1999年以来最低增速。2013年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预计2014年度GDP增长在7。5百分号左右,世界银行预期为7。6百分号,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期仅为7。3百分号。
截止至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每一个指标都进一步出现放缓。201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7。4百分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7个月下降,4月数值仅为1。8百分号1,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持续下降。除此之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降温。部分经济学家担心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会导致更多的信贷违约,增加金融体系崩盘风险的可能性。政府眼下面临着两难境地。一系列数据显示国家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但若再次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可能会造成更加复杂的后果。
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带来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滑远远超过预期,进出口贸易总量和增幅都因受危机冲击而下降,物价指数也出现下跌趋势。于是将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适度紧缩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转变为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防止经济增速快速下滑,保持市场信心。
200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大幅减少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数量和发行频率,并连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除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之外,央行还取消了2007年底实施的信贷规划,使得信贷从2008年年底开始大幅增长。通过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刺激,虽然防止了经济深度滑坡,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措施,使增加的货币通过乘数效应成倍扩大导致货币超发。2009年GDP增速为8。7百分号,而广义货币M2增幅为28。4百分号,M2/GDP比值接近200百分号,达到历史最高值,货币供应量远远超过经济体系的承受能力。在货币供应快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这些过剩的流动性在内部需求未有效提高的情况下流入资产市场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形成资产泡沫。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上证指数从相对低点1664。93点上升至3478。01点,上涨幅度高达108。9百分号。房地产市场也在2009年出现了井喷“行情,全年商品房价格和销售面积高速增长,尤其是商品住宅价格和销售面积,均创历史新高。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还带动了家电。建材。装修等行业价格的增长。全国房价的大幅上扬使得政府不得不再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市场膨胀。除此之外,国内还出现了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久的通货膨胀。从2009年11月起的两年中,16个月CPI呈同比增长且增速加快,期间仅有个别月份数据回落但幅度不大。以至于国家从2010年10月份起又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公开市场上积极回笼货币,并实施较严格的信贷控制,以此来控制通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后,确实较为快速有效的防止了经济下滑,但在一段时间后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三。货币政策的困境及对策
虽然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出现危机前的高速增长,且国内有通货紧缩的迹象出现,但国家已不再适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原因在于国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国内经济形式的复杂性。
2008年危机爆发后欧洲中央银行推出多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措施,还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措施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美国更是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和美国的这些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泛滥,对与的影响是促使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发展。在经历了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六年后,世界经济依然处于恢复性增长。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而许多新兴经济体国家不但需要应对经济衰退,还承受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取向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内部经济环境也较为复杂。首先,货币存量已突破百万亿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截止2014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已达103。61万亿元,而该数字在2002年仅为13万亿元,十多年来货币供应量增长接近8倍。虽然有不少学者认为M2存量高是由高储蓄率而非货币超发造成的结果,但巨大的货币供应量是流动性泛滥和通货膨胀极大的潜在威胁。其次,已经存在信贷膨胀的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一方面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增加贷款以提高货币供给;另一方面,整个银行体系需要为四万亿“投资计划进行配套贷款。大量流动性被注入市场,并不一定能完全被生产领域消化。过去几十年的经济腾飞主要依靠大量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现在已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内部需求不能进一步提高的话,会使得资产价格下跌,企业回报率和利润降低,破产现象增多,进一步使得银行坏账增加,提高银行业的经营风险。此外,近几年来影子银行规模的迅速扩大,形式多为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未兑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以及信托贷款等,以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一旦遇到经济出现大的滑坡,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就会爆发大规模的信用风险,加之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尚不到位,出现问题时金融风险可能会被放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系统性冲击。最后,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加大了金融市场风险。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投资一直在国家总的资本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高水平,但商品房长期供应过剩问题越来越明显,住房完工率远高于有效需求,未售住房存量和住房空置率剧增,全国住房销售和价格都在走弱。而房地产行业与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创造。影子银行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商业银行的直接房地产贷款占到银行资产的约五分之一,银行大多贷款又是以房地产和土地作为抵押品。一旦楼市快速下滑,银行资产违约增加,也会严重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固然快速有效,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应审慎采用刺激干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若要努力维持国家经济平稳增长,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继续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以带动经济增长,这需要国家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让人民真正的富起来,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医疗保健。教育。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投资,居民生活水平和保障提高,自然会减少储蓄增加当前消费和投资。其次,采取宽财政“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但增加财政赤字也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可以考虑进行减税,降低税率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如果国内通货紧缩信号变得更加强烈,适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流动性也是一种选择,但国家需要认识到当前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经济促进作用的局限性和短暂性;一旦降准,需要政府引导资金的正确流向,例如支持保障房建设,鼓励服务业。环保节能行业和科技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等;与此同时,国家和银行体系应注意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传导失灵导致的流动性陷阱“。
注释:
{1}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
中國货币政策的困境【283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