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5678字】

时间:2023-03-03 12:50来源:毕业论文
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5678字】

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8)02(b)-0177-


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8)02(b)-0177-04

[Abstract]Onthemedicalhealthindustrydevelopmentdirection,toexpl论文网oreanewmodelofthedevelopmentofthepensionindustry。Thisarticlediscussestherelatedresearchonhealthcareindustryandthetrendofindustrialdevelopment,mainlyfrom4aspects:mode,significance,implementationdifficultiesanddevelopmentstrategies。Throughresearch,itfindsthatmanyfactorsrestrictthedevelopmentofChinesehealthcareindustry,suchasidea,system,policy,talentandprofit,intermsoftheagingsituation,familychangesandtheactualneedsoftheelderly。Themedicaleducationmultiindustryintegrationmodelisintheoriginalhospitalandpensioncombinedmode,fullintegrationofmedi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professional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humancapitalsourceadvantage,realizeingtheseamlesslinkbetweenmedicalpersonnel,pensionandcontinuousoutput,ensur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edicalsupportandeducationintegrationmode“。Anditcangetthebreakthroughfromtheaspectsofthemainbody,thetopdesign,theserviceextension,theteambuildingandtheindustrialdevelopment。Thefutureresearchshouldpaymoreattentiontomodelintegration,theintroductionoffarperspectiveandtheextensionoftheresearchcontent。

[Keywords]Medicalandhealthcareindustry;Integrationofmedicalcareandeducation;Elderlycaremode;Economicbenefits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近40年来,控制人口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生率。增长率。死亡率也从原来两高一低“转变为三低“的良好态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医疗。健康等多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世界老龄化进程与全球经济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并不断互相影响,老龄化问题比其他国家有着更加复杂和困难的一面。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之而来的老龄化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老年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1医养健康产业形成背景

1。1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16。15百分号[1]。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由于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百分号以上,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百分号[2]。

从衡量老龄化社会负担指标――老年抚养比来看,从2000年至今,老年抚养比加快增长,至2020年将上升至16。9百分号。而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50百分号。数字说明劳动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将严重加重未来社会负担,而为了孝敬“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系统或产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养老负担的唯一途径[3]。

1。2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2。1老年病治疗成本保持高位老年人口,由于机体抵抗力的减弱和城市污染的增加,就会滋生疾病,从而增加城市的医疗消费[4]。事实上,老年人生病一般不敢轻易地自己购药治疗,而会主动求医治疗[5],住院治疗产生的治疗成本为床位。药物。医疗护理。治疗。检查及其他杂项上花费的总和。其中护理费用占比大且不可报销成为催生治疗高成本的主要因素。由于并没有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因此,很多城镇普通家庭都难以负担,农村家庭则更难承受[5]。

1。2。2降低劳动力供给和创新能力人口红利一直是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工厂“的命名,取决于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严重下降,必然导致丧失劳动资源优势。尤其是在全国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转型升级需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此过程要求大量懂技术。有文化。掌握多重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支撑。而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必然伴随着大量劳动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的减弱,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人口负担加重[6]。

1。2。3影响现代农业发展据民政部公布数据,目前,中国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到2028年,将高于城镇11个百分点,到2050年前后,全国约有28个省区的农村老年比例高出城镇20百分号以上,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状况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由于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年轻人逐渐进入城市里发展,导致农村人口急剧流失,留下来的都是老人或儿童[7],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资源整体下滑,不利于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阻碍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缓慢必将影响许多产业发展。

1。2。4影响投资拉动促经济增长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量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储蓄。由于老年人收入相对较少,在身体状况的影响下,对于药品和保健品的需求增加,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必然会导致个人储蓄率的降低。从长远来看储蓄率的降低对经济将产生严重威胁[8],直接结果是减少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放缓的主要因素之一。

2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情况

2。1医养健康产业

医养健康产业,是在医疗产业和养老产业结合甚至融合的基础上催生出一个新概念产业,根据庞大老年人群体需求,医解决老年人健康保障问题,养解决老年人生活起居问题,从而达到身体。生活。心理和精神多方面健康状态,并将衍生的养老地产。旅游养老。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等新项目都涵盖在内。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9]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医养健康产业也被确定为各省(市)区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2。2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

近年来,养老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关注,老龄化严重以及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的养老模式带来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人口快速老龄化和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目前,医养结合模式被国内学界推崇,并为未来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放眼世界,医养结合“虽然在中国反复提及,但在国际上尤其在发达国家并没有被广泛使用。据了解,很多国家都设置了卫生福利部,这个部门负责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两个领域。然而,充斥着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表现在中国至少要涉及3个政府部门,即主管养老服务的民政部门。主管医疗服务的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以及主管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10]。于是,就造成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涉及到养老机构准入。医保定点。收费审批等,要跑多个部门“的问题。这只是医养结合遇到的制度障碍之一。

平心而论,医养结合“的表述并不准确。因为对于绝大多数老人而言,更为迫切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照料,以及并非以治愈为目标而是以延缓病情(慢性病)发展和维持生理功能的护理和康复。所以,核心问题其实是护养结合“。再专业一点,现在通常叫做医养健康服务“。

3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瓶颈――以济南市为例

2017年2月28日,国务院刊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11]指出,城乡。区域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不均衡问题突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效益不高,人才队伍短缺;老年用品市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不充分,基层基础比较薄弱“。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中福协会金融分会会长费淳璐表示,医养健康?a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级。未来市场一片蓝海,突破瓶颈迎来真正井喷式发展更加关键。以山东省会济南为例,市政府发布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12]明确医疗康养作为未来发展的十大千亿产业之一,指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全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形成若干规模较大的养老产业集团和服务连锁机构“,但困扰产业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

3。1产业规划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以济南为例,2009~2011年,市老龄办。市民政局。市残联等多部门开始组织编制济南市福利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作为其中内容之一,规划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由于原有养老规划缺失,制约医养健康发展,如2013年度山东省下达济南市建设养老社区399处,但当年完成率却只有22百分号,最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专项规划导致的可用于养老的用房甚少[13]。

产业发展,产业规划先行。产业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土地规划没有形成统一,近年来公建民营“性养老机构占据市场,政府通过下达养老服务用地或者医疗用地指标,采取划拨土地的供地方式,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健康产业,但在项目落地时,又很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导致项目难产。3。2收入偏低导致人才短缺

以济南为例,根据济南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14]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注册护士总数达到42061人,但从事养老行业的却很少,未大规模开设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训。根据调查,很多成绩优异的医护专业毕业生不选择或者很少选择养老行业的原因在于工资收入偏低,而且照顾老人远比照顾普通病患要困难。繁琐很多。以济南护理职业为例,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毕业时普遍会选择进入全国或省内知名三甲医院工作,收入在4000元/月左右,而养老机构的工资只有3000元/月左右。此外,由于老年人老年病的困扰带来了很多照料问题,工作难度和强度都远高于普通医院。

根据济南市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15]显示,截至2016年,济南市养老公寓从业人员2086人,其中50岁以上1082人,占52百分号;大专以上人员只有459人,?H占23百分号;持有护理资格证的1495人,只占60百分号。行业呈现非年轻化。非专业化。非标准化状态,缺乏专业护理知识,难以承担科学护理任务,直接导致医养服务难以形成标准化。

3。3限高“三层楼影响养老资源利用率

自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养老院不得超过三层“的规定更使原本微利“的养老机构雪上加霜。据济南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民办养老机构约九成租房经营,租用村集体用地。早期的旧厂房。旧校舍方式很复杂,若改租三层以下的住房经营,很多机构可能由于经济等因素将不再从事此行业。而且入住率70百分号的民营养老院才可实现盈亏平衡,入住率在70百分号~90百分号的养老院,能有5~10个盈利点。据了解,济南2016年民营养老院平均入住率在60百分号,大部分养老院微利经营,极大减少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16]。

4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对策

4。1医养教融合模式的提出

产业发展,教育先行。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将有效地缓解养老压力。从近期目标讲,一则可在职业高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培养更多专业护理人才;二则可利用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的资源,对社会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岗位等级培训,不断提高其服务素质。从中长远目标讲,应大力鼓励和支持相关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等专业,投入相应专项资金,建设市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为城市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服务人才和管理型人才[17]。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需不断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医养教融合模式将老年健康医疗服务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既包括了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又包括医疗。健康咨询和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及临终关怀服务等,是一种新型医养教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在原有医院和养老结合模式之上,加上高等医校的专业优势。教学科研优势。毕业生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实现医疗。养老和人才持续输出之间的无缝链接,保证医养教融合“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医养教融合模式的提出,将医疗。养老。教育三大产业优势资源充分整合,在社会履行公益性养老服务责任的同时,成为第三产业有力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有利于促进就业,2020年老年人口预计达2。02亿,其中20百分号老人需要专业护理,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床护比例1∶0。4测算,全国将需要1616万专业医护人员,这将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新领域。二是有利于拉动内需,老年社会是消费拉动和科技推动型社会,按照二八“定律,至少有323。2万富裕阶层老人成为拉动医养健康产业消费的主体,加上新型模式形成的新项目将吸引社会资本介入,形成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18]。

4。2推动医护人员培养产教融合机制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以其自身富集的专业。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尤其是医护人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19],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2018年是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引爆“的关键之年,按照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先行。公共设施先行“的战略部署,先行区先发展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凝聚起发展的人气和活力,从而带动产业。人口的涌入,形成良性循环。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引导校企共建一批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中心。社会职业培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推动高校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在社会。学校。产业和企业之间打造一条密切合作的绿色通道。

进一步加强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搭建多层次合作平台,并着力从协调。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上化解校企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集团化办学,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积极吸引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推动校企共建二级,着力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社区功能,积极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社区文化教育服务,不断增强我市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

4。3建立医疗康养金融体系

医疗康养金融体系的促进措施。

4。3。1实现医。养要无缝对接“医养政策的创新。衔接,需要民政。卫生计生。人社。医保。财政。物价等多部门加强协作,应尽快联合出台统一政策,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范围。设置标准等。

4。3。2深入促进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措施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开设老年医疗护理床位,做到医中有养“;鼓励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做到养中有医“;让养老机构与医院建立联合体,医院延伸医疗服务,积极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让养老机构成为医院的病房,由医院派医护人员到养老机构进行医护和健康管理服务,承担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功能[20]。4。3。3积极拓展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保险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压力,因为目前的社保制度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结合,一旦个人账户资金过多,保值增值的风险将加大。此外,政府可以加强优惠政策的制定,为社会保障基金获得更多的捐款,促使养老及医疗保险基金有更广泛的来源。同时加强养老及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的对养老及医疗保险基金进行管理,使得社会保障制度落到实处[21]。

4。4推广老年护理院项目

老年护理院一般都是集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医养教融合模式,可由护理类职业作为运营主体,社会资本作为投资方的。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

老年护理院综合了医院和养老院的优点,老人在此安度晚年既能享受国家的医疗政策又能享受养老政策。尤其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可以使用医保消费。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真正意义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567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391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