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管理哲學教學考核创新模式【4051字】

时间:2023-03-05 08:56来源:毕业论文
管理哲學教學考核创新模式【4051字】

摘要:管理哲学是工商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梳理管理哲学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管理哲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丰富


摘要:管理哲学是工商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梳理管理哲学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管理哲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丰富教学内容。打造多元化授课方式和构建全程监管__多元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了适合该课程的教学考核创新体系。

关键字:管理哲学;教论文网学;模式;创新。

管理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领域,即管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艺术和管理哲学,如图示。管理哲学是对管理的哲学思考。从哲学层面来思考管理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者的责任和兴趣,更是实际从事管理工作者的一种追求和境界。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应具备的素质就是哲学家的素质__海尔张瑞敏。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哲学素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管理问题,提高未来管理者或企业家的思想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试体系,为满足社会对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哲学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梳理国内外管理哲学的研究成果发现,由于文化根基不同,中。西的管理哲学从产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一)现代西方管理哲学的发展。

1。在管理学理论发展中形成的管理哲学。

较早明确提出管理哲学概念的是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其名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曾提到: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着某种哲学,而这门哲学是科学管理四大原理相结合的产物。“按照泰罗的说法,科学管理的理论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哲学,至少包含了哲学的理论。泰罗的观点对管理哲学的解释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普遍性的管理理论,有在思想上的重大影响,并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1923年,英国的奥利佛·谢尔登出版了一本叫管理哲学的书,书中说道:本书不是阐述某一特殊管理,而是试图阐释统治整个管理实践的目的,发展路线和原则。“谢尔登主要表达一种管理哲学的意向,虽然创造了管理哲学“

这一名词,但他对管理本身的贡献并不能与泰罗相比。20世纪20年代,具有哲学家声誉的马丽·福莱特,在转向工商界后,成为一名所谓企业哲学家,提出一种自然主义观点,主张人们在一起工作而无须强制,权威更多地服从形势和规律。福莱特试图创造一种协同和合作精神,在管理哲学的发展和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成立的管理学会,对管理哲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20~50年代,一些研究者把管理区分为不同层次,针对高层管理提出了不同于泰罗等人的科学管理原则。代表性的有拉尔夫·C·戴维斯,在1951年出版的高层管理基本原理中,阐明管理学正从基层向高层发展,高层管理不同于具体工作管理。

2。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管理哲学变革。

管理哲学的发展与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西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造成了管理哲学的新发展,危机引发的不安全感迫使人们走向协同和合作。过去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哲学的力量动摇了,逐渐转向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生存的意义成为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实际社会灾难,促使高层领导者认识到维护劳工利益与维护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他们采取了大量实际行动避免社会在冲突中趋于毁灭。二战后,经过战争洗礼,管理者关心的问题有所转移:从生产经营与利润追求转向社会环境的协调及人际关系的调整,意味着管理的重点从物转向人。

3。中国管理哲学的发展。

中国管理哲学主要从哲学走向管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以管理哲学“命题的著作,大都是运用主义原理来研究管理,即将管理抽象为哲学的一种对象,并把哲学原理体现在管理哲学中。中国式的管理需要有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哲学,需要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提倡和“,如共生哲学,和合文化等,主要强调一种关系之间的协调,以求共生。

但实际中,管理哲学却又演变为一种实用主义,几乎是毫无原则的实用主义,即实用主义+机会主义,而且将政治强权融入其中。所以有人说,中国管理哲学带有非常明显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和政治斗争的色彩。目前,也有一种流派热衷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研究管理哲学,如曾仕强,理由是中国及中国文化能够延续几千年,自然有其不衰的精华。

二。管理哲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对管理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这对管理以及管理哲学学科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在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管理哲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加之所谓管理理论丛林“学说的存在,导致目前对管理哲学研究体系,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单纯从哲学角度研究管理哲学,即把管理作为哲学的一个具体研究对象;有些学者则更侧重于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探讨中国式管理哲学。因此,管理哲学的研究体系,尤其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教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和完善。

(二)研究方法需进一步规范。

管理哲学主要培养管理者的思维能力,但不能只是纯思辨的研究,与其他管理科学学科相比,管理哲学更需要结合实际管理环境,克服实用主义,进行超出和创新性的系统思考。

(三)在校学生缺乏对管理哲学重要性认识。

大多数在校学生刚接触管理哲学课程时,不能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认为课时比较少,肯定不是重要“学科;二是对管理哲学本身的认识缺乏科学性,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哲学课程,认为抽象。枯燥,缺乏上课之前兴趣的培养。

所以,还需要加强管理哲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对接,加强在校学生对管理哲学课程重要性认识。

(四)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不能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思想。

管理哲学在于管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因此传统单一试卷考试方式,不能适应管理哲学培养的目标,更与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存在差距。

三。管理哲学教学考核创新体系构建。

管理哲学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管理专业学生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管理的丛林“,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引导学生尝试对中国管理模式的思考。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改革体系如下:

(一)顺应管理环境的变化,丰富完善教学内容。

管理哲学主要内容包括对管理哲学含义的理解;站在哲学的高度对人。组织。环境构成的管理系统进行再认识;通过中外管理哲学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并理解中国的管理与国外管理的不同;尤其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运用,形成了本课程的核心内容。而现实中,企业文化建设存在很多的误区,需要考虑中国国情,结合企业特色,构建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同时结合现实中国企业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现状和环境不断变化给管理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强,课程特别加强对危机管理和不确定行管理的分析内容,使课程内容随着管理实践和管理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多元化授课方式。

教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实际,当教授到比较抽象的理论时,可运用一定的案例或者成功企业家的管理哲学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如对管理哲学概念的理解,如果只是单纯的讲理论,可能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但如果借用成功企业家的管理哲学,如海尔张瑞敏的狮鹿哲学“。联想柳传志的龟兔赛跑“。上汽胡茂元的长勺喝汤“等,甚至可通过留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收集相关企业的管理哲学,通过生动。熟悉的小故事,不但能够把枯燥的理论变得容易理解,引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管理哲学的精髓。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选择的使用教学方法有:

情景模拟教学法。一些领会性较强。有一定创新性的章节中,教师提前布置同学课下准备,而后让学生自己上台讲。

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对学生形成压力,课下主动看书讨论研究,上台讲解锻炼表达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确切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做到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实现思维共振的教学模式。

问题讨论教学法。教师针对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进行设计,分组让学生讨论,并有意识的造成不同答案的小组进行争论,通过争论,求同存异,最后由教师小结,以找到问题的关键环节,实现多方式解决途径的目的。若是课时较少时,可将重点问题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通过课外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强化学生对中国管理哲学精髓的领悟与运用。

(三)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

管理哲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管理思维的能力。

而传统的以知识继承和记忆为主的闭卷式考核方法,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性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对管理哲学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成绩计算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提出全程监管_多元考核“

的考核体系。

1。全程监管。

全程监管指平时考试与期末开始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使用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模式,区别于以往通过以期末笔试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模式。

2。多元考核。

多元考核指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样化和考核内容多元化。

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40百分号,期末考核成绩60百分号,加分分值包括发表论文和主动发言,按级别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是学风(旷课。迟到。早退。抄袭等),除按照学校有关学生违纪违规条例规定的处分外,扣减5~10分。

考核方法多样化。主要包括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与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思考问答题等;讨论发言包括课堂讨论时学生之间回答。组织自由讨论。分组讨论。课堂主体讨论发言与提问等形式;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努力提高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内容主要以结课论文方式,还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突出综合性特点,结合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的考评指标进行考核。一般来说通过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通过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曾仕强。管理大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2]袁闯。管理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

[3]周可真,张薇。论管理哲学的产生及其学科性质。江海学刊,2010,1。

管理哲學教學考核创新模式【405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50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