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关系的研究(2)

时间:2018-05-30 21:02来源:毕业论文
1.2 研究方法 本文以文献查阅法、数据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手法研究国企的变革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治理和社会现象以及二者作用于


1.2  研究方法
    本文以文献查阅法、数据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手法研究国企的变革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治理和社会现象以及二者作用于社会效应层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为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建议依据,促进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国企改革双向性发展。
    文献查阅法作为基础性的研究方法在本文应用最为广泛,涉及到的文献包括文普、万方等相关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综合这些文献资料笔者再加以梳理和理论重建,同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作为理论依据。数据分析法中基本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数据采纳大多为本文作者查阅中国国家统计总局网站和中国统计年鉴等整理后得出,一小部分数据来自于国外相关研究机构的统计,同时,考虑到我国在国企变革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性的统计偏差等原因,诸如改革开放之前的数据不作为研究参考和对象,数据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国企变革对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内在影响程度上。在进行研究时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规范分析,通过描述国企改革过程当中的现象和运行机制,探讨国企改革的模式和方向性措施,并以此总结出结论,通过查阅的数据和文献再进行经验验证。规范研究的对象侧重于国企改革在分析出问题的前提下,应当如何解决和此种方法所带来的改革成本和价值产生衡量与判断。另外本文还插入对比分析法,通过比对国外国企改革经验和数据,依托中国特殊国情,并且也注重于两者之间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差异,适当借鉴其成功的措施。
1.3  文献综述
1.3.1  国有企业概述
 1.3.2  国企变革的理论概述
2  国企改革的原因
2.1  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企的改革也在日益推进和深入,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国有资产流失、管理混乱、企业失去活力和亏损严重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下企业转轨和体制变革所引发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现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的国企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折射出社会结构的变迁。国企改革中遇到的不仅是经济发展中企业治理的困境,更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变迁的自身矛盾。
2.1.1  管理缺乏科学制度,责权不明确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将很大权力下放给了企业自身,并且提出了政企分开等新思路,但是时至今日仍没有达到设想的目标。受到所有权、经营管理、人力以及多年的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自身管理模式日渐僵化,厂长负责制变成了个人的决策,缺乏民主和科学性的同时更缺少了行政监察的约束。而在另一方面,出于国有资产保护、地方和政府利益等相关原因的考虑,各级政府对其所有的企业不愿意放弃其全部的领导和干预能力,政府部门仍然利用其行政权力对国有企业的决策和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造成了事实上的责权不明确和“管理者缺位”现象,进而又形成了最终没有人对国有资产负责的局面。同时,我国的国情和现阶段的改革形势决定了为了保证改革措施得以贯彻,国企改革仍然需要政府行政行为的支持。因此在我国的国企变革过程中,政府行为深刻的影响其进程性和方向性。
    针对改革中政府行政行为对于国企的影响造成的责权不明确,国务院在2000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文件中就特意指出,改制思路的方向性是今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由行政隶属转变为产权关系,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国有资产实行授权经营。以金融领域为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论述关于金融领域行业的改革时认为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金融领域的微观机构而非宏观边个上,政府的作用是推进体制创新和保障前者的改革政策得以贯彻,他尤其提到内地的金融机构相较于西方市场经济完善和成熟的公司组织在体制规范化和治理科学性上仍然略显不足,政府应当针对资本变更交易当中出现的监管不力现象,着重加强相关配套的法制化建设和司法改革,以免因为司法程序和行政强制力的消极作用而对改革产生掣肘。  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关系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666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