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
近年来,民俗作为文化这个前沿性产业中的一种新元素,由于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小,其所独具的区域性。民族性等又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正以一种软实力“的姿态为各级政府部门。广大专家学者所重视,并加以大力研究和开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文化产论文网业发展所需条件大不相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更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成为第三产业旅游业的一大生力军,并能切实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界定
民俗“一词在中国学术界出现较晚。原意是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智慧。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把民族文化作为基调,以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而出现。而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旅游只有与生态相融合为民俗生态旅游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据国。内外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未对民俗生态旅游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态旅游己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民俗生态旅游应该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两个方面的概念。
所谓的生态旅游,是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的。它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风貌;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受到损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种回归大自然,多接近于自然旅行或绿色旅行的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大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它以民族文化为基调,为原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据国。内外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未对民俗旅游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态旅游己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旅游进行整合,是科学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生的兴奋联系起来。这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激发游客游览观赏的兴趣。最后,从社会价值来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民间文学。歌舞艺术。建筑艺术等提高了研究场所。反过来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因开发不当所引起的局部或毁灭性的破坏。总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传承作用。从架构上来分析,富含历史文化积淀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形成是一个持久的问题。而民俗文化资源历时弥久,如果没有合理的传承,很容易受到破坏,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改变。科技发展。交通的便捷,使得人们看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欣喜的同时,需考虑到对其传承也需具有持久性。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能够跨越区域自然条件和生存状况的藩篱,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文化生产转化为财富生产,使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呈现出产业驱动。全面提速。快速发展的生动局面。可以说,民俗文化产业通过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消费,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起到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的作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进行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方面。
三。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奔流不息的南北盘江环抱着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素有金三角“之美誉,为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有注入文化内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黔西南的民俗文化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体“,生态资源是承载黔西南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生态与文化融合,必定会迸发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生态与旅游齐飞,文化与旅游融合,黔西南旅游业在正蓬勃发展,势如破竹。
(一)瑰丽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环境,有别于城市中的环境,体现了原始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稀有性。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是进行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据统计,在黔西南州密集地分布着国家级风景区:万峰林。马岭河峡谷旅游景区和双乳峰景区。省级风景区7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水利风景区1个。得到了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红色旅游点“,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乡村等盛赞,是中国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
黔西南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淳朴浓郁。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黔西南州多彩的文化资源,使得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俗话说一方一俗“。民俗文化涉猎物质文化领域与精神文化领域,如建筑。民族工艺。饮食服饰。民间文学。舞蹈音乐,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待客礼仪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对于追求异地情调。异域风味“的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显得耀眼夺目。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建筑艺术。古朴典雅的工艺美术。独具风味的饮食文化。多彩多姿的民族歌舞。富多彩的民族节日都重要的开发条件。四。得天独厚的政策开发优势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开发优势
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档次,近年来,国家相应出台和制定了许多政策方针。贵州是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贵州旅游业的战略定位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针对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文中指出贵州发展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提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并指示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民族医药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地方政策开发优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012〕2号文件的战略定位,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了贵州未来8年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引领全省旅游发展顶层设计。提出建设国家公园省“总体定位,明确国家公园省的要素支撑体系和生产力布局,确定了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营销宣传口号。提出重点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文化体验。生态养生为特色,休闲度假为重点,专项旅游为延伸的旅游产品体系。而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到期末要把黔西南州建设成祖国西线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的宏伟蓝图也因此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撑。
五。结语
综上所述,黔西南旅游前景灿烂。黔西南州也根据自身优势,为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档次,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相应出台和制定了许多政策方针,但如何使这绚烂多姿的民俗文化生生不息。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保护景观中的自然生态,更要使瑰丽深厚的人文景观得以传承,让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
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
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337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