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因其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网[关键字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__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__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论-文-网LunWenData-Com)
[1][2]下一页
關于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313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