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1703字】

时间:2023-06-14 21:23来源:毕业论文
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1703字】

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国内旅游消费出现了空前的增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


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国内旅游消费出现了空前的增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型支柱产业,推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国内以镇江作为智慧旅游城市的试点,促进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增论文网加旅游消费。

目前,经济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拉动消费,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直都是业界的呼吁。旅游的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学者们开始研究旅游消费。国内旅游消费情况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现人民的幸福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国内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发展旅游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文献梳理

(一)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旅游消费由交通。餐饮。住宿。游览。购物。娱乐。通信等一系列消费构成,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旅游消费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对旅游消费的研究中,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重。

旅游消费的衡量指标主要分为旅游消费总量。人均旅游消费(如表1),以此两个指标研究其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首先通过表格罗列相关研究中提到的影响因素(如表2)。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取得认可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可支配收入。CPI。客运量和闲暇时间。牛利民。杨开福和朱道静(2008)分析了影响旅游消费的主要经济因素――国民收入。利率。汇率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指出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旅游消费还受到贫富差距程度的影响。陈敏(2011)和李云鹏(2005)也分析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游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李冰州。杨剑和陈旭(2004)交叉分析国内。国际和总体旅游消费,在分别对三个模型单独和交叉分析之后,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消费支出存在正相关,而国际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敏感性强于国内旅游消费,而总体旅游消费介于二者之间,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国际旅游消费支出在未来将等于并超过国内旅游消费支出。

刘丽秋(2009)发现:居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水平。价格水平。教育医疗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而提高,而且作者提出单因素相关性强但是多因素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主要是源于其余国内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线性。

刘文斌(2009)的研究显示了国内旅游消费支出与GDP和闲暇时间正相关。

(二)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定量模型研究

针对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多用定量研究,从宏观消费的层面出发,选取影响因素建立不同的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旅游消费的具体作用。

陈敏(2011)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为自变量,建立关于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Y和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李冰州。杨剑和陈旭(2004)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解释变量,分别建立了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国际旅游消费模型和总体旅游消费模型,三个模型采用了OLS法。汪正彬(2010)假定旅游目的地因素与旅游客源地因素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是既定的,旅游自身因素中的GDP对旅游消费影响。王曦。秦远好(2011)探讨人均旅游花费与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平均劳动报酬。人民币储蓄总额。铁路运输线路长度。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关系。他们将这些因素放入模型逐步回归,最后得出可自由支配收入。铁路运输长度。可自由支配时间对旅游消费影响显著。

刘丽秋(2009)以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在校人数。卫生机构数和铁路公路货运量为自变量,建立消费水平函数,在对模型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序列自相关。异方差检验和修正后。刘文斌(2009)建立了国内旅游消费支出与GDP和闲暇时间(设置为虚拟变量H)的函数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检验。吴忠才。朱金林和徐迎(2007)围绕国内生产总值和闲暇时间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指出了相关影响,并进行了检验分析。张丽峰(2010)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变参数模型,并检验了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两变量之间的变协整关系。

三。总结

以上文献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影响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及模型。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以简单的回归模型作为分析,有学者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对旅游消费的影响,也有学者探讨旅游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两者相互影响。鉴于此,笔者接下来将试着引入工具变量探讨旅游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1703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9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