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专业为例对云南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思考
[作者简介]阳志兰(1981―)女,云南西畴县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李伟(1964―)男,河北省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旅游系主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硕论文网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民族旅游等研究。
[基金项目]自然基金项目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及其扰动机理研究――以云南旅游地为例(项目编号:41061012)阶段性成果。
如何将旅游这一学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合旅游业市场需求的人才?这是国内开设旅游专业教育的所有高校都在进行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为例,对旅游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思考。
1。云南高校旅游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A。云南高校旅游教育专业的现状分析
a。开办旅游专业的状况
云南省本科院校中开设有关旅游专业的学校有8所,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昆明。大理和玉溪师范。各院校的旅游专业都是依托于其他学科,形成了二级分科或者三级分科,但也各具特色。
b。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制状况
在云南省的8所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如云南大学的旅游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专业下的分支专业,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是旅游与地理科学开设的特色专业。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主要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本学位下设有有两方向:旅游与休闲管理和旅游经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分两个方向:旅游教育(师范类)和旅游策划与规划(非师范类)]四个方向。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是追踪国内外旅游研究动态与应用前沿,以云南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旅游经济强省为依托,充分应用多学科综合集成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各具特色的旅游地规划。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等进行研究,努力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等学科理论。方法和技能等,能在旅游管理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旅游管理。旅游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旅游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旅游教育。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中等旅游学校。旅游职业学校从事旅游教学。旅游教育研究及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可在旅游管理部门从事旅游规划。旅游信息系统技术。旅游管理等工作。可在旅行社。景区。旅游公司等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导游。市场营销以及旅游项目创意与宣传等工作;可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社区等从事休闲管理工作。
各高校本科学制均为四年,专科一般三年,研究生学制三年。本科生。硕士生毕业时符合条件者分别授予管理学学士。硕士学位。
c。课程设置状况
1997年,国家教委将旅游学科归属于工商管理类的二级学科。纵观我省高校的旅游专业,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旅游专业目录开设课程。如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
主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旅游地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等基本理论类课程;大学英语。英语听说。旅游英语。旅游信息系统等语言类与信息类课程;并开展系统的旅游区(点)。旅游企业。休闲企业实习实践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旅游教育方向主要课程:旅游美学。旅游策划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电子商务及旅行社。酒店。客房及餐饮服务等经营与管理类课程外,尚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件制作以及教学实习等。
休闲管理方向主要课程:旅游广告策划。休闲管理。休闲设计。休闲资源开发与规划。休闲产业市场营销。主题公园规划与设计。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
虽然全国旅游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人才的输出数量和输出质量却令人担忧。
B。云南省高校旅游专业存在的问题
a。实践目标不够明确
学生们在没有充分了解专业情况,清楚专业方向之前,学习无目的,实践无方向,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实践能力差,同时也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专业失去兴趣。另外,经过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培养,有的学生本身对实践课程不感兴趣,只求在理论课程上获取高分,这样即使学校设置了实践课程,他们也不会真正的融入实践。其次,在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即使开展了实践活动,学生们也会因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使实践盲目。低效。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与市场相结合。
b。实践环节投入力度不够
从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来看,教育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实践培养的态度上,高校方面通常只是迫于统一教学计划的压力,部分学校安排只有2~3个月的实习时间,甚至更短;各级旅游高等教育机构对实践课程的重视不够,没有深刻认识到实践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能力的实际作用。旅游实践的意识还不够深刻。另外旅游专业下各个方向在教育实习中内容一样,并未按所学的方向进行合理安排[1]。
据调查: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必须实习,其中要求学生实习时间超过半年的院校比例为56。7百分号,3~6个月的院校比例为32。8百分号,3个月以内的为31。04百分号。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达到了旅游企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教学中大量引入实践的做法在还并未成为主要的方法。这也是目前旅游专业教育的问题所在。
c。选修课时所占比例小
从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课程的开设上具有特色,但是不管是哪个方向开设的基础理论课时在课程中的比例都很大,而选修课所占的课时比例却很少。在研究生阶段,专业选修课更少,基本上到研二就是跟着导师做课题。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向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吸取经验,比如日本的立教大学,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或者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来深入,总共有124学分,专业选修课专业选择科目30学分,占了总学分的24百分号①。
d。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足
旅游教育既是高层次的,又是应用性的,在确立培养方向和目标时,要在坚持旅游教育与旅游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重视理论体系学习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随着就业观念。人才供需和企业用人的变化,职业道德和职业养成类的课程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予以安排,给予高度的重视,应将学生的学习观转到社会承认的是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学过什么“上来,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的学生,才能在旅游企业中充分施展才能。
2。云南高校旅游专业的对策分析
A。明确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决定着高校所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云南本科院校开设的旅游专业来看,各具特色。但是在培养目标上仍是较模糊,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所需脱节,并未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旅游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专业结构要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相适应[2]。围绕培养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编制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可考虑通过设置不同选修组课或设置不同档次课程进行组合等办法达到使同一专业有不同培养模式的目的[3]。
B。理论学习。实践环节并重从学生到老师,从基层到管理者,从学校到部门,都应该重视旅游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
从领导思想和老师态度上要进行根本的改变,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条文和教学规定来规范老师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意识。并配以科学的教学计划来贯彻实施,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来重视旅游实践教育,把它当作振兴旅游教育。振兴旅游业的大事来抓,为学生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
C。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
现代旅游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就业竞争的激烈,因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结合学生兴趣,在课程上也要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4]。如云南师范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分出四个方向,即旅游与休闲管理方向。旅游经济管理方向。旅游教育(师范类)方向和旅游策划与规划(非师范类)四个方向,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另外,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大选修课的量,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这也是拓宽口径的一个方面。
D。突出特色,注重能力培养
旅游行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要求。在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中,首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如旅游礼仪。旅游外语。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特色课程不可缺少,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其次,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将能力培养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当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5]。
E。重视职业素质的教育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的旅游行业人才。但是,在一些调查中,旅游企业在评价旅游人才时,不管是哪个层次的人才,对于其职业素养都不甚满意。为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首先,可以开设职业道德。职业生涯或是职业指导方面的教育课程,让学生理性。全面地看待旅游业。其次,教师要积极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手段,逐步建立起学生的专业感情,培养职业素养,奠定其以后事业成功的基石。
旅游教育既是高层次的,又是应用性的,在确立培养方向和目标时,要在坚持旅游教育与旅游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重视理论体系学习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5]。随着就业观念。人才供需和企业用人的变化,职业道德和职业养成类的课程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予以安排,给予高度的重视,应将学生的学习观转到社会承认的是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学过什么“上来,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的学生,才能在旅游企业中充分施展才能。
注释
①王鹏飞,傅桦.日本高等旅游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以立教大学旅游学部为例.旅游学刊和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专业为例对云南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思考
以云南師范大學旅游专业为例對云南高校旅游专业的課程设置思考【4110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