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95-03
引言
乡村民俗旅游[1]作为旅游行业的新兴项目,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而乡村民俗旅游极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对其开发则论文网是乡村民俗旅游开发最主要的内容,其开发成功与否,也是乡村民俗旅游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展乡村民俗旅游奠定殷实的基础。但迄今为止,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开发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当有限,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乡村民俗主题形象初步提升
在政府引领。市场驱动下,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地方各部门根据地区特色不断推出具备主题形象的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如华安土楼民俗博物馆。高山族民俗风情园。闽南民俗博物馆,又如漳浦国家4A景区天福茶博物院。南靖土楼民俗博物馆。漳州片仔癀博物馆等等,无不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地方色彩。还有龙海的民间农民绘画,以本地乡村劳动生活为背景,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乐趣和乡村风貌,映射出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审美习惯及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至今已有20多幅作品获得国内各种级别奖项,甚至展出海外。
(二)地方主题文化活动内容颇为丰富
此外还有漳州各地市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以及元宵节灯会的猜灯谜活动。节庆期间,游客还可以亲身感受乡村浓厚风俗,体验乡村特色民居,品尝乡村风味小吃,欣赏乡村文艺会演和别具风格的工艺品,如芗剧。潮剧。木版年画。大鼓凉伞。八宝印泥。辇轿。舞狮。舞龙。现代剪纸。布袋木偶戏等。这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三)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缤纷多彩,团队初显规模
官方资料显示,漳州各种民俗文化团队超过900支,从业人员30000多人。如锦歌社。木偶剧团。潮剧团。高跷队。舞龙队。大鼓凉伞队。舞狮队。秧歌队芗剧团等(见表2)。其中云霄。平和。诏安。东山县的潮剧团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演出,龙海的芗剧团。南靖的木偶剧团以及东的山南音队也曾入台表演。乡村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武技型的民俗活动。有劳作型的竞技民俗活动。说唱型的地方戏剧。游乐型的民俗活动。娱神型的庙会表演等。这些具有闽南乡土气息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村百姓文娱活动内容,也深深吸引着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游客。
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尚存的问题
(一)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漳州各地市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极大。目前,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少而零散。文化和空间含量不足。缺乏区域特色,无吸引力。以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路线为例,主要集中在芗城郊区。南靖。漳浦。云霄。东山等乡村地区;再如,乡村民俗旅游相关要素中的专门旅游购物点只有天福集团的茶博物院和石雕园相对匮乏;另外,乡村民间工艺品,大部分是家庭式作坊式的分散经营,没有做大做强成不了规模,游客常常找不到商家。另外,空间上,即没有发挥区域性乡村民俗旅游优势,缺少区域间的合作,特别是闽台合作。闽西合作。闽粤赣合作等,导致民间传统工艺在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中鲜为人知,经济效益极差。
(二)现存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互动性不够
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文化,它伴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展示出原生态的风格,具备表演。娱乐。互动的特性。但漳州已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中,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匮乏,大部分只是程式化。形式化的表演项目,缺乏互动性,观者自观。演者自演,远距离“而失真“,无吸引力。实际上,互动是一种渴望,也可以是当代旅游需求应当具备的鲜明特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希望亲身体验乡村民俗娱乐性,甚至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乡土。真实。愉快。轻松的心理感受。
(三)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乡村民俗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而形成的,它是乡村民俗旅游的精髓和灵魂。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却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形式化。商品化味道浓重。游客往往只是出于好奇心,看看热闹,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一无所知。
(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漳州乡村民俗文化的人才结构不平衡,其传承主力大部分来源于广大乡村,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对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采用师傅传承。样子模仿。自我创新等方式,缺乏对乡村民俗历史文化的了解,无法准确把握乡村民俗文化内涵,甚至是曲解。歪曲其含义。如此不仅影响漳州乡村民俗文化形象,还影响州乡村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更甚者,加快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失传步伐。令人担忧的是,在民间艺人逐渐减少。流失,甚至断层现状下,仍没有政府的有力引导。抢救,也没有社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相关培训资源。
三。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选择适合漳州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
1。天然民俗村开发。本原式[2]主要有天然民俗村寨和原生俗开发,根据漳州市目前的资源特色。客源市场。经济状况,游客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的兴趣主要涉及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实,因此,漳州应以原生俗开发为主,并适当采用天然民俗村的开发模式。漳州的天然民俗文化村可以直接利用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的民俗村落,在不破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等乡村民俗事物的前提下,统一规划,立体地展示乡村民俗的自然朴实,满足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和欣赏。2。开设乡村民俗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3]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凝聚式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展示了人们生产。交通。起居。生活。饮食。信仰。服饰等乡村民俗事象。文物,起到传播。保护及教育乡村民俗文化遗产的功能。
首先,对现有的乡村民俗博物馆进行整合,根据当前乡村民俗旅游市场特点,因地制宜,跟进充实内容,完善设施,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其次,在乡村民俗资源汇聚地,增设主题特色的乡村民俗博物馆,如可在竹马戏。灯谜。歌仔戏。威风锣鼓。布袋戏。大鼓凉伞等民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增设一座漳台民俗博物馆,推动漳州市的旅游发展,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还可规划建设高山族博物馆,通过图片。实物和文字等手段和方式,集中展示高山族同胞的民俗文化。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以及两岸高山族同胞的交流现状。
3。节会式[4]民俗文化开发。节会,凝聚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娱乐。民族心理。衣食住行等特有的民风习俗,因此,节会可以使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有更加立体。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对于漳州这个乡村节会活动,应根据旅游市场变化情况,提高乡村节会活动艺术性。互动性。娱乐性以及游客的参与度,做好乡村节会旅游项目的建设。
漳州节会式民俗文化开发,首先,应该在政府指导下,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市场运作,这是根本。其次,完善节会活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周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探索乡村节会旅游项目与其他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绑定,从时间。地点。景观类型等方面进行合理协调。搭配。互补,开发漳州乡村节会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
(二)乡村民俗旅游精品开发
漳州的山海民俗风情。台胞祖地寻根。花果生态休闲“,其优势在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中的首屈一指,在国内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根据山海。祖地。花果“的文化特色优势,确定对内面向福。厦。泉。潮。汕。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巩固港。澳。台;对外面向东南亚,辐射韩国。欧美及日本“的市场定位,精心设计漳州市乡村民俗旅游产品,规划形成四大旅游开发格局,即:
1。海峡旅游。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优势,以台胞祖地。传统艺术。香橼祖庙。名人故里等“为轴心线,精心开发涉台节庆文化旅游项目,如三平祖师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天福国际茶壶茶文化节。关帝文化节。高山族风情艺术节。保生大帝文化节等,打造具有漳台特色的民俗游线,如宗教民俗游。寻根谒祖民俗游等,并探索开发海峡两岸双向旅游线路,促进漳台旅游合作。
2。土楼旅游。充分依托华安。南靖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及其附近历史文化民俗村,结合当地自然景区,开展土楼生态观光。土楼度假旅游。土楼民俗旅游,并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参与性活动。
3。花果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漳州花果之乡“形象优势,依托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龙海九湖至漳浦长桥的百花村。龙海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花卉长廊“以及各县(市。区)的特色乡村花果园,发展花果生态旅游。
4。海滨旅游。充分利用漳州沿海乡村地带优良的海岸资源,整合沿海渔村民俗文化。关帝文化。妈祖文化。帆船帆板文化等海滨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内涵,开发温泉休闲养生游。海滨风情游。海滨休闲度假游等。
(三)加强区域合作,开拓客源市场
首先,应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国务院支持加快海西建设意见和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的区位优势以及漳台的五缘“优势[5],加快推进漳台旅游交流与合作,推出对台湾游客具有很强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台胞祖地“名人故里“香橼祖庙“传统艺术“等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同时,要积极搭建闽。粤。赣省际合作平台和闽西。南区域合作平台,加强与汕头。厦门两个特区的交流。对接与合作。形成闽南临海重要旅游区,建立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其次,发挥合作平台优势,借助媒介作用,围绕地方特色,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促销[6]。一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和媒体搭建宣传平台,扩大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宣传的覆盖面。二是加强旅游宣传品的制作,筹划品味较高的系列丛书。音像制。品画册。三是善于利用各种重大节会活动,大力推介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四)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的水平,为此,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壮大乡村民俗旅游行业的工作队伍迫在眉睫。
其一,制定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漳州旅游职工队伍年纪轻。发展快。文化水平偏低等现状,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旅游教育结构,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档次。加大专项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等措施,逐步形成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旅游培训网络。
其二,通过引导。整合等方式,挖掘杰出的乡村民间艺人,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并开展宣传教育,提升人才素质,促进各门艺术传承,保证各门技艺继续发扬光大,促使民间艺术进教材。进课堂。进培训,培养各种乡村民俗专业人才。
四。小结
乡村民俗风情是一项独特的。极具挖掘潜力的旅游资源。通过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生成环境。市场需求。资源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选择和精品开发,从区域文化特色出发,设计专项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形成大旅游开发格局,优先发展几大主题旅游产品,提出如何增强营销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4369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