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刘冲锋,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285-02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留在农村论文网生活,由其他监护人代为抚养的未成年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快速转入城市,留守儿童日益增多。2010年10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近三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还有其他研究报告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百分号。在一些经济社会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的所占比重更是惊人。在广西,2005年留守儿童学生占在初中小学校学生总数的18。67百分号。最近,全国妇联发布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称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百分号,占全国儿童的21。88百分号,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约242万。
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河南省检察院对全省2005年至2007年批捕。起诉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2005年的案件有443件,2006年475件,2007年460件,分别占当年未成年犯罪批捕数的7。03百分号。7。21百分号和6。45百分号。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近三年来留守儿童犯罪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2009年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审结15件19人,2010年增加到19件27人,2011年持续增加,达到了24件38人;2009年故意伤害案件8件8人,抢劫案件2件3人,2010年故意伤害案件5件7人,抢劫案件3件7人,2011年故意伤害案件8件9人,抢劫案件7件16人。大量的数据揭示出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严重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率高,犯罪类型多
由于缺乏父母监管,智力和身心发展不完善,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向违纪违法的犯罪之路。福建省的数据显示,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送到派出所的孩子中,有60百分号是留守孩子。这些涉案的留守儿童实施的犯罪类型多样,主要有侵财型犯罪。性犯罪。报复型犯罪。暴力型犯罪等。
(二)犯罪恶性日显严重
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的引导,很容易引发变态性质的性格异常,导致人格发育的不健全。这些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由于年轻气盛,做事容易冲动,很难真正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巨大社会危害性,易选择比较原始而残忍的暴力性犯罪。
(三)低龄化,文化程度低
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教育,留守儿童便会轻视法律的威严,不断试图触碰法律底线。由于其文化程度不高,加之农村地区的普法意识不够,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团伙性犯罪,侵财型案件居多
有关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刑事案件中70百分号属于3人以上的团伙犯罪,而且团伙成员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团伙犯罪尤为突出,成为当今农村社会治安的隐患。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父母亲通常无法满足其物质需求,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往往走向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
三。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探析
(一)寄养监护代替亲子监护
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制度建设还不能跟上城镇化进程,使得大量年轻劳动力在前往城市就业时不得不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儿童的生活照顾主要由近亲属代办完成,即所谓的寄养。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养主要有隔代监护和委托监护两种,前者是跟随父母一方的父母生活,后者是跟随亲戚。朋友生活。有资料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因父母一方外出而与单亲一起生活的占43。8百分号;因双亲外出而与(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一起生活的为51。7百分号,独自生活者占4。4百分号。至于那些双亲外出的少年儿童,通常有80百分号左右被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组成隔代家庭,少部分寄养在其他亲友家中,也有的是独自生活。由于年龄上的差距,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儿童难以有父母和子女间的亲情交流,使得留守儿童得到的大多是物质上的支持,难以获得父母般情感交流。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的,由于缺乏家庭温暖气氛和父母亲情呵护,儿童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感觉寄人篱下。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在认识事物和人生价值上容易出现偏差,加之儿童的心理还没有成熟,极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二)亲子间联系缺乏
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子女形成健康心理和意志力,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亲子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是培养子女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预防子女违法犯罪的一道坚固防线。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子间长时间的疏远,使得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子女严重的情感饥渴和生存障碍。远距离流动导致与其父母见面的频率一般都很低。在四川眉山调查的近6000名留守学生中,父母一年回家一次的占50。7百分号,二年回家一次的占17。5百分号,三年以上未回家的占12。7百分号。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长期放任不管子女,或关爱层次的肤浅,他们的外出给孩子留出巨大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一些人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很多人迷上电子游戏,有的拉帮结派,部分留守儿童从此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三)学校教育缺席导致对不良文化的接触
留守儿童往往得不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监管,在学校同样得不到行之有效的管理。学校在管理不了的情况之下往往只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留守儿童的不健康行为得不到良好的矫正。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他们的行为不受限制,极易成为暴力犯罪的实施者。还有些留守儿童流入社会后,由于家里无人看管照顾,混迹于犯罪发生集中的场所,习得了犯罪手段,最终演变为犯罪人。
(四)农村社区组织疏管
由于受组织建设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区功能不全,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农村社区里基本上是散养。那些文化程度低。未经专业培训的未成年人又不愿务农,就业就更成了问题。无所事事的留守儿童等青少年脱离了社会的管教,极易走上犯罪之路。
四。控制和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应综合治理,国家。社会以及家庭齐抓共管,把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的监管中。目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制度建设,努力消除城乡差距
政府应加快改革,打破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础上要营造孩子不离父母的社会环境,合理推动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通过廉租房建设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家,从本质上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心态。并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稳定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让民工子女能享受当地的义务教育政策,实现就近入学,保障进城农民子女的教育。
(二)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
父母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外出务工父母应经常和留守儿童保持联系沟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指导教育,而不能放任不管。外出务工父母应常回家看看孩子,并利用电话等现代工具强化交流和沟通。父母从有利于孩子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监护人,经常与子女在家的监护人和老师沟通联系,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必要时要常回家与子女进行面对面沟通与交流。
(三)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
农村社区应顺应时代发展,冲破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依靠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坚持以家庭和社区为主要领域,以更新家教观念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实施辖区行政负责人对留守儿童管护责任制,并列为对乡村学校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有利于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培育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积极发挥学校功能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学校应该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在学校教育中还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生理。行为。法制等方面的指导教育,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五)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
非政府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政府部门应鼓励个人创建并充分发挥非政府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也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六)实行有效的司法预防
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机关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法严厉打击涉及侵扰学校。学生的案件和教唆。胁迫。引诱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并加强和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侧重于教育,着眼于感化,立足于挽救,最大限度地体现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司法保护。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
當前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3539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