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及战略定位研究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论文网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城乡二元“分化十分明显的社会,近70百分号的人口在农村,搞好农村建设必须依靠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而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新的发展要求,本文力求从新的形势和背景出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和战略定位等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1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辨析
要探析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首先我们需要对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1。1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
从概念的范畴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是属于农村教育一个方面。农村教育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现有的一般观点可以归结为: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育。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教育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出现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农民处于不利条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旨在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和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1]农村是一个和城市相对应的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认为,农村教育是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还有的学者把农村教育归纳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体系。“从农村的地域概念来讲,农村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县以下地区包括农村小城镇的教育。[2]通过对许多关于农村教育概念阐述的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教育是为农村地区发展服务的,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的,旨在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
从另一个角度,也不难理解农村职业教育是属于职业教育类型的。何为职业教育?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教育百科辞典认为职业教育指在一定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化教育。目标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各行各业所需的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城乡劳动者,其内容包括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职业管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简明教育辞典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给予学生从事某件职业和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以上关于职业教育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发展“。[3]这里还需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是等同于国外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和,即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
综合以上关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阐述,我们可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一些探讨。
1。2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村职业教育,现在一般将其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对农村社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教育[4]。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表达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社会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产物,并且这一教育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外延和内涵的扩张。在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一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甚至包括文化功能。必须从农业内“和外“两方面来理解,不仅要从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来考虑还要从社会大的环境和整体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考虑,笔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理解:
1。2。1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生地来看,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服务于农村,但不一定发生在农村。事实上,大部分农业中专都办在城市。因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应机械的认为只有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方可纳入农村职业教育范畴。
1。2。2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对象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培训对象的确为农村人口。但将培训对象界定为有志于服务农村。从事与农相关行业的职业者,似乎更为妥当。
1。2。3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来看,其不应局限于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而应跳出农业,将教育内容扩展到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只要是有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的。与农有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可以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
1。2。4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来看,服务农村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始终围绕的主题。对农村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应该在坚持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务实。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条件下,我们应更多的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去考虑,是农村职业教育这一历史概念具备更大的现实意义。
2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对于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对农村职业教育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属性进行研究。
2。1分散性。这一点从前文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例如地域的分散性等等。主要体现于教育活动主体分散性,教育活动的主体从教育的一般意义上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媒介及受教育者;首先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者除了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外,许多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员是在某一行业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在城镇进行的许多农民工培训等;其次可利用的用于进行农村职业教育的媒介或者说是教育资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分散性,不同于普通教育机构有固定场所和固定的教育资源(例如书本和实验室等),一般需要利用当时当地对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当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是利用各种分散的资源根据需要进行利用;再者从受教育者来说,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除了部分职业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村职业中专的学生外,大部分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员都是在从事与农“相关的行业过程中为适应行业和技能发展的要求进行的培训和学习,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2。2多样性。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和办学层次的多样性等方面。办学主体的多样化表现在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除政府这一行为主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是自发于农村和农民中间的以及由许多企业实体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进行教育的行为。例如许多在农村进行个体经商的农民自助式地接受教育以及许多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为农民工进行的教育等。办学层次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农村职业教育贯穿于初等教育至高等教育整个过程,在农村的职业高中教育之外,普通农村小学和中学也开始提倡在普通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逐渐培养一些基本的从业技能;最近又有学者提出要逐步发展农村的高等教育,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学制将会逐渐提高到以高中毕业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即向中等教育后层次高移,甚至培养‘高级农民’。‘农民研究生’。‘农民学者’“[5]另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更多地体现在许多学校学制教育之外的短期职业培训教育方面;也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涵盖了正规的职前。职后职业教育,非正规的各种培训等正式的职业教育以及非正式的职业教育。
2。3特定的收益性。经济学认为,在技术系数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某一要素投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收益递减的趋势;而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通过教育(包括在职教育。自学等)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个人收入并推动经济增长,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各种途径中,教育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6]。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一线要求的一种实用型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却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定收益性在于相比于其他教育形式,其收益性更为直接和快速,主要因为农村职业教育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需要,一般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比较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在教育经济学看来,迁移是实现劳动力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力的迁移,可以实现部门间。地域间和国家间劳动力的余缺调剂;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很快许多行业正在消失和萎缩,又有许多新兴行业兴起的形势下,劳动力也必须随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不断学习与新行业相适应的技能;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人力资本中的经济收益问题,而且具有更深远的社会结构调整和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水平发展的作用。
3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
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题,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时要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对整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新的战略定位。何谓战略定位?战略的原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决定指导某一全局的规划和策略。所谓某一全局,可视为社会大系统中任何一个不同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以及不同范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组织,如企业。学校。事业单位,或各级地方政府与部门。军营。社会团体等。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指的就是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各个社会组织(包括政府部门)在某一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发展规划和策略。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进行阐述。
3。1指导思想的定位
作为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级政府部门要真正采取措施转变轻视农村教育的观念。由于近代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民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要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就必须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这种指导思想的定位依赖于政府职能部门正确的政策导向,以培养新型农民的理念来确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和策略。这种指导思想大概可以这样来阐述: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实现有志于从事农村事业发展的人们获得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和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事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服务于农民的教育,也是实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应把农村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一项工程来确实加以实施,并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3。2办学思想的定位
办学思想的定位主要是指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的获取和分配及承担办学的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
国家农调总队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有农村劳动力近85%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生源困难。如何来解决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和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这样一对矛盾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必须首先做好办学思想的定位。第一,必须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限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制方面应该进行改革,例如当前的中职教育处于低谷时期其主要原因很大方面在于其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职业学校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自身专业设置如何更好地符合农民就业的需要。
3。3办学主体的定位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不明确并且单一,不明确在于进行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并不真正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并没把自己当成农村职业教育的承担者。有的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并且现有的一些农村职业教育的机构都集中在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村中专学校,这些学校的办学大部分都是各级政府。但是的现状却表明单纯依靠政府是无法承担巨大数额的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开拓不同的办学主体是缓解当前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缺乏问题的关键,必须调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到农村职业教育当中来,现有的一些企业对外来打工农民进行的一些培训就是很好的举措,但要将这些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形成一定的规模还有待于在办学主体的战略定位上进行研究。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劳动准入制度,尽快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非法雇佣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实行各种制裁。把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标准相挂钩,使雇佣者和被雇佣者都能自觉地接受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的谁受益谁支出“的原则确定用人单位在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责任承担者的角色。形成以企业和社会力量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并依据各地特色创办适合各地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企业实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做到教学内容规范。灵活,适合从事各层次工作的人群以更利于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和在本地致富。
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及战略定位研究
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及战略定位研究【5570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