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3448字】

时间:2023-07-05 19:07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3448字】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在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城乡壁垒的逐渐被打破,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涌向城市就业。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城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在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城乡壁垒的逐渐被打破,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涌向城市就业。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在原籍所在地上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论文网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又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等原因,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这些孩子就成了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长大,缺乏父母的关爱,对他们的正常社会化过程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的家庭与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将之称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既是对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一次前瞻性的了解,又是为逐步破解城乡教育两极化。实现城乡平等教育及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某些理论上的支持。

一。留守儿童整体心理状态分析

(一)自卑心理与孤僻心理导致的人际交往障碍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更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和性络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

(二)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导致的恶性循环

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正处于个人行为模仿学习的关键时期,而周围环境如若存在着如赌博。色情影像。扑克等不良社会现象,极易使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染上社会不良之风,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偏执。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有时他们的欺负对象,有大部分同样是这些被忽视的留守儿童,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三)较强的逆反心理导致的交流障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不能正确的处理代理家长的矛盾,选择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里,缺少和代理父母的沟通交流,甚至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会和代理父母发生争执。打架。这些都是缺少情感交流造成的。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父母教育缺位与监护人教育不当

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主要因素,家长对留守儿童道德行为教育的忽视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因此,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就会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易养成留守儿童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祖辈大多溺爱孩子,会对孩子的要求放松,乃至在原则性问题上放宽,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由于祖辈们年事已高,也无法完全肩负起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的责任。

上代监护指由父母同辈人,一般为亲戚或朋友来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监督也大多不如父母强。一是亲友要维持自身生计,难以全精力投入教育孩子。二是孩子不属亲生,或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和性格。或是过于严厉,易使孩子产生偏执和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二)学校教育不足与社会教育不良

就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儿童社区教育组织。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在教育。道德行为。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应受到的足够重视。不少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还存在诸多缺陷,教育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化,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整体水平要比非留守儿童差。此外,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监护人的选定,积极发挥监护人的监护作用从而创立良好的家庭条件

因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与监护人接触的时间比较长,监护人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监护人应与学校的老师保持频繁的联系,视留守儿童为自己的子女,鼓励留守儿童多参加学校活动。努力营造近似完整家庭结构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做到严格和爱的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陶冶,健康的成长。(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增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

父母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弥补亲子教育缺失对其子女所造成的诸多不良的影响,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健康理念。为此,父母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与子女进行经常性的情感沟通,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同样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体验到父母爱的温暖。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三)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1。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针对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适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避免留守儿童利用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和情感寄托。学校每学期应邀请相关的法律人员到学校进行法律意识的专题讲座,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若条件不允许,学校领导也要鼓励相关老师即使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及时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文话生活,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精神。

2。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项档案,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变化。专项档案应详细的记录留守儿童家庭结构背景,监护类型,父母的联系方式以及学习。心理。品德等各方面的情况。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崇高的道德情感,并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其解决物质上的困难,学习上的疑难。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3。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增进留守儿童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情感沟通,让他们能体验到在集体中成长的快乐,弥补因亲子沟通的缺失对留守儿童所造成的道德情感的偏差。而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则使得留守儿童面对成长烦恼的时候,无人倾诉。无人帮助。这就需要短期内现有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例如妇联。工会。团委建立专门机构与岗位,以县乡两级机构为基本框架,以学校为载体,设立专门人员,针对留守儿童普遍缺失家庭的温暖,无人沟通的情况,应建立起新的情感关系和新的沟通网络。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4。净化社会环境。社会应与学校共同合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依法取缔不健康网吧。黄色电影院和游戏厅。提倡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创设健康的人文环境,使留守儿童能在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344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260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