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新难题与新思路
一。引言
农村商品市场具有特殊性,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各地融合对接,按经济区域布局,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流通效率。党的十八大指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的1号文件着重指出增强农村发展论文网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农村商品流通是三农“工作的经络,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是释放农民激情。活跃农业要素。提升农村现代商业文明的重要内容。通过现代商人带领农民致富,通过现代商流带动农业增效,通过现代商业提升农村现代文明,进而通过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三商“活三农“促发展是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从消费总量。经营主体结构。流通业态到网点结构都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1)乡村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较快,农村市场的扩大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2)农村市场多元化市场主体已经形成,传统的供销合作社正在恢复发展,新型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农产品经纪人。贩销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终端大型零售商等发展迅速。(3)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以连锁经营。网络零售和物流配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成为改变农村市场格局的决定力量。(4)多渠道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初步建立,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产品经纪人数量庞大,供销合作社流通渠道优势明显,部分大中型流通企业开始向乡镇延伸,少数外资企业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开始进入农村流通市场,从网点数量。零售额。市场占有率看,农村流通市场基本上形成多种流通渠道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重建农村商业网点。改善农村流通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引领带动下,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进入对接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伴随经济发展的深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提升农村市场体系以适应经济状况的新发展。
二。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新难题
1。农产品卖难价贱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产品流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农产品卖难价贱问题依然突出,价格波动频繁。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保障市场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一是农产品市场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周边,产区农产品市场极少,农民不方便到农产品市场直接出售,多是靠中间商收购转手,农民种植收益打折。二是由于受自然灾害。流通成本。流通渠道。种植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暴涨暴跌较为频繁,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卖难“现象不断发生,农民一直被一少就涨,一涨就多,一多就落“的怪圈“困惑。
不仅如此,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化:不同品种滞销和价格上涨并存。另外,同一时段不同地区有涨有跌。同一品种不同时段价格差异也很明显。农产品卖难价贱问题依然突出,长效机制仍未建立。
2。农村市场配送成本居高不下。万村千乡“工程的建设已基本解决了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中不便捷的问题,但是由于农民低收入水平下的低消费能力和普遍存在的个体商户,使得农村日用消费品的安全质量不达标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农村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运输成本不断增长,农民消费需求的区域分散。小批次。多品种的特征,带来了农村日用消费品的配送成本逐年递增的现象,尤其是偏远山区的配送成本远高于配送利润,直接的后果就是日用消费品价格高,造成不实惠和农家店的竞争力不强;间接的后果就是加盟的农家店的配送率不高,甚至不配送,河北省的数据就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加盟店的配送率为59。2百分号,即使发达省份广州加盟店配送率也只有67百分号。另一方面,城市周边的耕地越来越少,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等大范围远距离的运输成为农产品流通的常态,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配送成本。
3。农村市场秩序仍然失范。目前,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进货渠道主要是批发商和区域代理商,进货渠道不规范,进货成本高,使农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主要销售地。由于农村消费者产品识别能力低,市场门槛低,更没有建立可追溯体系,再加上制假窝点主要藏身在监管能力较弱的在农村和城郊,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扰乱了农村市场体系,农村消费者权益受损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规范化进程由快转慢。
农资市场亦是农村市场秩序失范严重的一个市场。虽然每年都进行专项农资打假行动,但由于缺乏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和市场变化适应机制,超额利润使得农资假冒伪劣现象仍屡禁不绝,并发展成新的趋势,即假证书。假标识。假宣传。假包装和假许可。这些问题给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
4。农村市场现代经营要素依然缺乏。农产品市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建设滞后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步伐:
(1)物流体系发展滞后于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一个是物流的基础设施滞后。从农产品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到大型冷库,存储设施,物流中转的建设都不符合现代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发展的要求。再就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冷链设施和冷藏运输发展滞后,成本高,使得农产品保鲜水平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损耗率高。(2)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于现代市场流通体系信息流需求。当前农村不但在信息平台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布局方面发展滞后,技术人才。投资主体亦缺乏激励加强投资,使得商品信息收集与反馈难度较大,信息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不能满足农民和消费者对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需求,也满足不了农村市场主体对于经营信息的需求。
(3)短期融资模式创新滞后于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的资金流需求。农村流通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当前农产品流通中每年经由批发市场实现的交易额为3万多亿元,约占农产品流通总量的80百分号,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而批发市场蔬菜经销商的短期融资需求强烈。据调研产地经纪人需要10万~50万元的占90百分号;销区经销商需要50万~200万元的占70百分号。由于缺乏相应的抵押物,不能满足银行授信准入条件,承担着南菜北运“和北菜南运“的流通主体,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限制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规模效益。
5。农村市场中小企业生存压力依然较大。
(1)农村市场自身弱质性。由于农村物流成本比城市要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农民的消费能力又明显弱于城市居民。农村市场的中小流通企业处于这样的行业中利润率本来就不高,所以生存压力也就较大。
(2)税费。房租负担较重。农家店80百分号以上都是由原个体工商户和夫妻店改建而成,大多数农家店都由原不缴税变为纳税户;或单一税改按现行税收政策缴纳多项税;或由定额改按以销售额计税;或直营店比照城区店纳税。而税收负担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连锁超市经营农产品的成本,税负重则难以降低超市公司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直接影响连锁超市农产品经营的竞争力。另一个连锁超市的重要成本主要是房租,一般连锁超市在农村及乡镇都是通过租赁获得经营用房,近几年房租大幅提高,也成为农村消费品市场规范化进程的主要成本之一。
(3)缺人才。难融资。人才缺,融资难。一方面,从事农村流通业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另一方面,流通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经营主要靠自己投资。亲属借款。地下钱庄等,融资渠道少,使得这些流通企业的经营风险特别大,这也造成一些配送中心的扩建由于征地困难。融资能力差及后续经营成本大而难以落实。
6。农村市场体系网络条块分割,仍然没有发挥聚集效应。农村商品流通具有特殊性,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各地融合对接,按经济区域布局,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流通效率。虽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重建农村商业网点。改善农村流通设施。提升管理水平,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措施,农村商品流通水平整体上有了提高。但目前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功能不健全,消费环境较差,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性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进入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导致条块分割。按照行政区域建设网络,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降低农村商品流通的效率,已建成的农村流通设施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三。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1。主要思路。
(1)由点的突破到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作用。鼓励各种市场主体充分发育,发挥市场自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中小微型流通企业的扶持机制。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信息监测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分工:中央政府主要是农村市场体系规划布局。制定标准规范。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网络对接融合。新模式和新技术的引导示范作用。地方政府主要是市场建设。龙头培育和项目论证。
(2)由九龙治水“到一个声音“,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部级联席会议。由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供销总社。采购与物流联合会等组成部级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为农村市场发展制定规划和政策。特别是在城镇化的背景下,高度重视农村社区的商业网点。产业布局,避免农村市场的边缘化。
(3)由撒胡椒“变为黏团团“,建立针对农村市场网络体系建设专项基金。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邮政三农服务站“等支持资金,成立农村市场建设专项基金,集中投放使用,重点支持乡镇商贸中心。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农产品物流和信息化建设等项目。
支持资金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市县域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示范区;二是针对具体的产业链比如苹果产业链。化肥产业链的支持政策;三是针对配送中心。冷库。产地批发市场等关键节点加大支持力度。
(4)由一个点“变为多面手“,支持乡镇综合体(乡镇商贸中心)建设。目前的乡镇是城镇化的牛鼻子,也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牛鼻子。建议重点支持乡镇综合体(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建立集日用品销售。农产品收购。初加工。农资销售等综合服务中心,既可以解决规模经济的问题,也可以提高流通效率。乡镇商贸中心是整个乡镇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乡镇商贸中心以外,乡镇一级还要加强乡镇集贸市场。特色专业市场等的规划建设。因此,在乡镇商贸中心的建设问题上,首要的是要做好整个区域的规划,使得乡镇商贸中心。集贸中心。特色专业市场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和谐共存:建议乡镇一级设立专门的商贸办公室或相关职能职位,做好对乡镇市场体系的整体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
(5)由多补助“变为减税费“,建立适合农村市场体系的税费机制和融资机制。对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关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要加大,增强政策和扶持资金的针对性和连惯性。建立研究农村市场特别是农资。日用品等连锁企业的税费结构,对于农村连锁企业的水电费。房租税等进行减免。支持供销社农资。棉花流通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试点。建立农村市场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具体建议。
(1)鼓励农家店一网多用“。到2013年底,全国68万个行政村已覆盖73万家农家店,农家店网点的迅速铺开面临着如何可持续的突出问题,而农家店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一网多用“可能是出路:(1)支持农家店拓展服务领域,利用现有区位优势,鼓励其与烟草。医药等经营者合作,在农家店内开展医药。烟草。邮政快递。通信业务。理发。照相。音像制品。书籍等产品和服务的经营。(2)在村一级,农民可以将自家种植的蔬菜水果拿到农家店寄卖,实现生鲜蔬果的村内就近销售和消费。农民将农产品按照农家店的要求进行统一简单的包装,当天供货,没卖完的产品当天各户自行取回。农家店收取一定的代销费。(3)在乡镇和县一级,各村各镇可以将一些有特色的农产品放在农家店里来销售。农家店可以采取直接采购特色农产品的方式,也可以使用代销的模式。实现特色农产品在该区域里的集中供应。分散消费,拓宽销售渠道。(2)加强农村市场规划整合。做好城乡市场体系规划,鼓励供销合作社。邮政。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建设全国性农村流通网络。加强农产品集配中心。冷库。物流中心。批发市场等网络节点建设。整合涉农电子商务网络,建立国家级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公益性功能,鼓励政府管理部门进入承办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中,强化政府管理部门。承办企业。农家店三者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农家店。配送中心等建设项目动态管理,实现对承办企业。农家店经营情况的统计分析和对农村市场的统计与监测。
(3)协调出台政策支持中小商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设立省级政策性农村商贸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商贸流通项目提供投资担保或贷款贴息等;鼓励各类商业银行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加大对农村市场建设贷款的投放力度;对支持农村市场建设的商业银行给予利差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地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流通产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努力解决融资难问题。
(4)协调支持农村城镇商贸中心建设的土地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优先安排商贸流通业用地;地方政府支持乡镇所在地现有的旧厂房。闲置仓库等设施及土地使用权有限转让或租赁给商贸企业建设有关项目;农村土地整治的增量部分优先用于农村市场的建设;对符合乡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要求的农村市场建设用地在土地审批方面优先办理。
(5)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整合商业研究机构和人员,加大内贸流通。农村市场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对于农业。农村商贸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行业急需的和当地经济发展长期需要的技术人才,实行吸引。留住政策,在安家补助。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方面政策优惠,鼓励大中专学生和各类高端人才在农村流通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就业,力争解决农村缺人才的难题。建立技能人才的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启动农家店店长公益性培训项目。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新难题与新思路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新难题与新思路【566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