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安全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5-0121-05
农业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融合而成的半人工半自然复合系统。农业产业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政治安全,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论文网良性。高效运转是解决农业产业安全问题的关键。审视农业产业安全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求以系统化理念,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农业产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进行诊断,反思产生问题的根源,探索提升农业产业安全水平的可行之策。
一。农业产业系统性特征和产业安全形成机理
(一)农业产业系统性特征
在系统化视角下,农业产业呈现均衡。适应。稳定。流畅四大特征。
1。系统均衡性。农业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总体协调及其各组成部分相对均衡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平衡与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生态经济系统总体是否相对均衡发展,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是否得以保持,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是否实现大体均衡,是判断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否会因失衡而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基本依据。
2。系统适应性。农业产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经济系统的发展是否与生态系统的支撑力相适应,经济系统的发展是否危及或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自修复。自维持能力。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适应性,关键是使经济发展严格限制在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阈值“范围内。
3。系统稳定性。根据生态学原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构成的生态链条越完备和复杂,农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越强。从经济生态化角度看,农业产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运行,也需要不同部门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角色,它们之间协同演化能力越强,农业产业经济系统就越稳定。
4。系统流畅性。农业产业顺畅运行,关键是保证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顺畅,实现农业产业产销之间有效对接,而完善的物流体系。灵敏的价格和质量信息对实现农业产业的顺畅运行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二)农业产业安全形成机理
农业产业链条可持续运营是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而农业产业链能够正常运转的动力,则主要包括农业产业链条内部的吸引力和农业产业链条外的推动力。吸引力来源于农业产业链条内在价值规律,推动力来源于产业链外政策。资金。技术等力量。在两种力量中,吸引力是基础,推动力是辅助。
1。农业产业安全内部吸引力。由于农业产业链条中的物流运动是通过市场交易行为产生,并通过农业产业价值链推动物流运动的方向和强度。如果农业产业链条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则农产品物流将无法继续向下运行,从而引起农业产业安全问题。
从内部吸引力角度看,提高农业产业安全水平的根本方向是提高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利润水平或降低相关成本。在农业小规模。大群体的无效竞争格局下,无论是从数量或质量上考察,都不利于农业产业链相关主体的经营规模扩张或成本降低。因此,仅仅靠市场行为建立起来的农业产业链条是十分脆弱的,必须引入其他外部力量。
2。农业产业安全外部推动力。农业产业链条上价值流引导物流运行的延伸作用对产业链条上的外部资源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例如,农业科技研发和逐利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投资行为,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进入到农业领域后,无疑都会对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运营产生助推作用。同时,相关农业政策也是保证农业产业链可持续运营的一种重要外部推动力。
从外部推动力角度考察农业产业安全水平可以发现,以下五种因素将导致农业产业链外部推动力缺乏,继而影响农业产业安全水平。第一,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较低或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收益高的现实,引发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而转向其他非农产业;第二,农业产业的无效竞争结构引发产业链条上某个环节出现过度竞争,从而引起产业链条中断;第三,缺乏生态上合理。经济上有效且技术本身可行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也是农业产业后继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劳动力价格上涨和物流成本上升阻碍了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第五,现有的农业政策支持力度与农业主体需求强度和能够引发改变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行为相比,综合政策力度处于薄弱状态。
总体看来,无论是农业产业链的内部还是外部,农业产业都缺乏足够拉引力和推动力,使得农业产业链整体运行的动力不足,这是农业产业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从影响和制约农业产业链运行的相关因素分析出发,寻求农业产业链运行的动力来源,是提升农业安全水平的努力方向和核心工作。
二。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的主要系统化问题
(一)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农业产业生态安全
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对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有支撑和保障作用,也有限制和约束作用。当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资源环境之间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甚至双向优化发展,但如果过度且不合理对农业资源环境进行开发利用的话,将会从根本上破坏农业产业安全基础。
当前,农业资源的非持续利用。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其主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旱涝灾害频发。由于森林覆盖率低,天然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使得水土流失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山区。丘陵区的有效耕层变薄,养分严重流失,水库。河道淤积,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带来的区域旱涝灾害。二是化肥。农药使用过度。化肥使用不合理尤其是过量使用,已经引发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农产品品质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三是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各类污染排放量不断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通过河流排向农村,污染水源和农田;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堆放在农村,使农村成为纳污区“。(二)政府投入力度低。市场化融资难影响农业产业金融安全
农业产业发展主要资金来源有政府投入。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农民融资四个方面,从准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边界角度考虑,大量农业基础设施属于公品范畴,政府应承担主要资金投入,其余可以市场化的部分交由其他社会主体负责。当前而言,政府投入力度低。农业产业市场化融资难是突出问题。尤其是市场化融资,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和风险性高的产业,生产周期长,比较利益低,所以大多数农村资金流向非农产业,资金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净流出“现象。在银行贷款方面,多数停留在第一产业范畴的农业产业项目在银行看来属于无效资产“,不具备担保抵押贷款条件,其他融资机构贷款利息又较高,不符合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对资金的特殊要求,种种原因使得农民和企业贷款难的情况十分突出,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之长时期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比例偏低,投资结构不合理,农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三)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影响农业产业组织安全
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既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前提,也是形成农业产业有效竞争市场化结构的基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发展程度还不够,发展水平还不高。不仅单个产品。单个市场主体竞争力弱,而且包括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也较弱。目前,从整体上看,农户经营规模较小。分散化程度较高。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育程度不同。业务范围狭小且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农技服务三个行业,部分地方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培训指导跟不上,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有待提高。
(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不足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安全
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前提和保障。但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的方向是由资金的投入方向决定的,如果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少,农业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科技成果必然缺乏,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研发和市场推广由政府主导,由于大量创新不是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导致这种类型的创新对农业的驱动能力不足。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科技支撑需要农业科普的推广,农业科普工作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推动作用。近年来虽然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科普工作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培育新型农民。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目前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相比,农村科普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科技支撑不足。
三。系统化视角下农业产业安全度评估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按照系统化理念,笔者选取产业均衡度。产业流畅度。产业适应度和产业稳定度四个方面对产业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将其作为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再对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继而延伸出二级指标,从而建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见表1)。
根据DEA原理,DEA评价的相对有效性是要通过不改变决策单元输入,先把生产前沿面通过数学规划和统计数据加以确定,然后把决策单元在DEA的生产前沿面上进行投影,最后通过DEA前沿面与决策单元的偏离程度来评价相对有效性。DEA效率是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进行一系列计算后测量出的DMU的效率,该效率代表了规模效益增加。减少或不变。根据笔者从系统化角度对农业产业安全水平的界定,只有同时实现农业产业均衡。适应。稳定和流畅发展及其协同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业产业安全水平。因此,笔者依据这四个一级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别制订出相应的二级指标。同时利用DEA分析方法,把农业产业稳定性作为输入指标,把其他三项作为输出指标,以期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农业产业安全水平。
(二)评价结果与分析
河北省作为的农业大省,对其进行农业产业安全水平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以河北省2008―2013年相关农业产业安全的二级指标和相关数据,利用DEA分析方法,得出如下评价指标及相关DMU值(见表2)。
根据相关评价单元指标数数值和DEA方法原理,可以进一步测算2008―2013年度河北省农业产业安全水平(见表3)。
根据表3测算结果,对河北省农业产业安全水平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总体安全度。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河北省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率为1,即DEA有效或河北省农业产业处于安全水平;2010年。2011年河北省农业产业综合效率小于1,说明非DEA有效或河北省农业产业处于基本安全水平。(2)规模效益及技术有效性。除2010年。2011年河北省规模效益出现递增外,其他年份则处于规模效益不变状态,说明河北省农业产业规模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技术有效性上,2010年。2011年是技术无效,说明河北省农业产业在系统均衡性。适应性。稳定性。流畅性四个方面及其组合还不是最优状态。
针对综合效率无效的决策单元,为了进一步分析相关指标能够减少的投入量和可能的产业增加量,需要对相关决策单元进行调整并得出非DEA有效单元的修正量(见表4)。
根据DEA调整修正结果来看,在以后的发展中,河北省农业产业要适当降低进出口对外依存度,稳定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增加农业产业的规模效益,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四。系统化视角下产业安全实现路径分析
(一)从均衡性角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农业产业均衡性视角下,提升农业产业安全水平应重点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努力实现区域三次产业均衡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演进,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实现农业产业化;二是在总量上努力实现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三是在结构上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种和结构,促进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协调发展;四是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内和区域间资源和区位比较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生产布局。(二)从稳定性角度延伸农业产业链
在农业产业稳定性视角下,提升农业产业安全水平的重点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一是提高农业产业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打破既有的各自为战的利益格局,探索产业链条上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完善农民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制度安排和长效机制,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联盟等新型农业主体,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二是减少农业产业链运行过程中的系统内损耗,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扩链增值,提升不同主体的盈利水平和利润空间,提高农业产业应对各种市场风险能力;三是要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民就业的非农化结构进程;四是充分发挥产业链条外部政策。制度。资金。技术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多种角度提供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三)从适应性角度加快主导产业体系的形成
在农业产业适应性视角下,提升农业产业安全水平的重点是加快主导产业体系的形成。一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和挖掘发展潜力,在不同地区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二是按照以需定产理念,围绕市场需求发展农业生产,适应市场主体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偏好;三是遵循农业自然生态规律,以循环农业理念实现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四是提高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多种资源的质量和素质水平,实现产业和资源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四)从流畅性角度推进农业产业集聚
在农业产业流畅性视角下,提升农业产业安全水平的重点是推进农业产业集聚。一是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带形成,提高不同区域农业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二是发挥产业集聚的共生效应和正外部性的扩散效应,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生产效率和效果;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农产品质量追溯和检测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链内物流。资金流。价值流等健康顺畅运行;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优化农业产业内外部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降低资源利用成本和运营风险。
系统化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安全问题探讨
系统化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安全问题探讨【5532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