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1-0035-03
一。会计盈余信息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会计盈余信息是企业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大多数利论文网益相关者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上:投资者追求的是既定风险下的高收益,这种高收益一方面就来源于企业的股利分配,而所得税后的盈余是股利分配的基础;债权人关注的是收回本金和利息的安全度,企业的盈利是债权人权益保障的前提;政府以调整后的会计盈余为基础,并按一定的税率征收所得税。面对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弗里曼指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进行管理活动。因此,当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焦点汇集在盈余信息上时,企业会不断提高盈余水平。
由于企业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企业便拥有了操纵盈余的便利条件。最初,企业会利用会计准则中给予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部分,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选择对企业有利的手段,通过影响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但是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紧密,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进行的空间越来越小。考虑到由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实施造成的损失大于其实施带来的收益,企业将盈余管理转向于真实活动方面,即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或控制交易发生时间来调节盈余,常见的手段包括:减少酌量性费用,比如研发费用。销售管理费用等,来增加当期盈余;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合理地放宽信用政策,扩大销量;自主选择处置长期资产的时机,平滑利润;利用股票回购增加公司收效。虽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而言,其隐蔽性较强,不易引起外部监管者及利益相关者的注意,但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以损害企业未来的盈余水平为前提来增加当期利润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由于生产分工的不断细化,权利的所有者受到知识。能力和精力方面的限制,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为了使生产经营高效地运行,所有者将经营权委托给了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委托代理关系产生,同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追求的利益不同,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有效地激励与监督代理人的行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两种手段,而内部控制是对代理人行为监督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内部实施的自我控制的一系列方法与措施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从内部控制的要素来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内控环境,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有效的控制活动,顺畅的信息沟通,全面的监督检查。为建立这样一套严密的控制结构,所有者要求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履行情况进行披露,由此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自愿披露阶段,直到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企业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了具体指引,并强制要求2011年1月1日起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必须披露内控评价报告,2012年1月1日起沪。深两市A股主板公司必须披露内控评价报告。这标志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已经进入强制披露阶段。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选择的影响
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财务信息质量不高并不意味着企业各项运行机制都存在问题,企业仍可以通过非财务信息将自身的发展潜力和未来价值展现给信息使用者。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要向利益相关者展现良好的财务信息,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则属于非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预计正常的经营活动无法向信息使用者呈现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时,企业是试图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或控制交易发生时间调节盈余来美化财务信息,还是通过有效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这样的非财务信息将企业优势传递给信息使用者,受到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两者成本的大小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主要是由企业承担的因实施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而带来的未来期间的损失,比如削减本期的酌量费用,必然增加以后期间的费用,导致以后期间利润下降;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产品积压,库存上升;不合理的放宽信用政策导致坏账呆账增加。虽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较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来说其隐蔽性较强,但并不代表不会被发现,如果企业的行为被外部监督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发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将会朝着不利于企业的方向改变。因此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被发现的风险也是企业由于采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所要负担的一项隐性成本。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前提是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能有效地运行,在这一阶段企业为此要付出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成本。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是以报告的形式体现的,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并出具评价报告。因此为了对内部控制评价所作的记录。整理和测试等工作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企业需要承担的一项成本。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鉴证之后所出具的专项鉴证报告,企业为此付出的审计费用也构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项成本。(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选择的影响
大多数利益相关者对于财务信息的偏好性大于非财务信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信息使用者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财务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上。但财务信息仅仅能够表示企业过去的业绩,并且随着上市公司以上市。配股和避免停牌退市为动机操纵利润。粉饰报表行为的增加,影响到了人们对其财务信息可靠性的判断,因而信息使用者对非财务信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大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时,企业选择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来优化财务信息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相反,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小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时,企业会更多的致力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工作。
四。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抑制影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的高低会影响到企业是否选择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较低,并低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时,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意愿就会增强,进而会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控制,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检查方面又会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产生抑制影响。
(一)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切断真实盈余管理的根源
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是指对内部控制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如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企业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等要素的总和。良好的内控环境意味着管理层和员工层对企业发展的愿景都是追求企业长效发展,而不允许以牺牲企业未来利益为代价谋取短期利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由于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最主要的动机是薪酬动机,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相挂钩导致管理者为了追求私人收益的最大化,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利润水平,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利益,而良好的内控环境下的薪酬机制是合理的,不仅考虑到管理者对于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且更强调企业的长远发展,大大降低了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
(二)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是拒绝真实盈余管理的一道防线
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风险,对于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在内的风险评估机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实施是有风险的,一方面,企业要承担由于追逐当期的高利润而造成的未来损失的风险;另一方面,一旦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被外部审计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发现,那么诉讼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实施后所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并能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即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三)有效的控制活动使真实盈余管理丧失了实施手段
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扩大产量降低单位成本和不合理的放宽信用政策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有效的控制活动,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严密的投入产出进度控制计划,避免盲目增加产量以降低单位成本的情况发生。在销售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活动要求企业对赊销额度进行合理设定,对于销售业务与信用检查。信用额度确定工作要做到不相容业务分离,避免销售人员为扩大销售而使企业承受不适当的信用风险。
(四)顺畅的信息与沟通是真实盈余管理信号传递的通道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是一个双向的流通系统,管理层将控制信息从上到下地传递沟通,使每个员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以及其在控制系统中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减少盲目采取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员工将控制情况的信息自下而上地传递沟通,将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损害企业长远利益的信息及时地反映给管理层,进而使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五)全面的内部监督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再控制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有效发挥作用的保证。从内部监督的主体来看,有效的内部监督表现为企业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的高效运转。监事会能够对董事会和经理管理人员行使监督职能,并起到良好的制衡作用,减少委托代理产生的冲突。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检察官,对各项活动加以检查监督,对于可能发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环节进行重重把关,有效地防范风险。从内部监督的过程来看,有效的内部监督不仅要做到日常监督还要做到专项监督,并且要对内部监督所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其中包括不能控制真实盈余管理发生的内控缺陷)进行认定。分析并及时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五。结论
企业是选择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还是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美化财务信息,受到两者成本大小的影响,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小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时,企业将会趋向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而舍弃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也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因此,从根源上减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手段就是在降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的同时提高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具体来说就是为企业设计出一套标准化的内控披露系统,降低披露成本,对强制披露的内控信息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体现每个企业的优势,强化社会公众对包括内部控制信息在内的非财务信息的关注。
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對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452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