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大学生人际关系沟通与技巧探析(2)

时间:2024-04-07 22:04来源:毕业论文
简单化的小社会是大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离开父母过着校园生活的大学生而言,人际关系处理是否恰当,将会对他们心理情绪的正常发展造成影响。处

简单化的小社会是大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离开父母过着校园生活的大学生而言,人际关系处理是否恰当,将会对他们心理情绪的正常发展造成影响。处理得当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社交能力是有利的;处理不当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心理失去平衡,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轻则呈现空虚、忧虑、抑郁,重则呈现自杀倾向。然而,据调查研究发现,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当中广泛存在。由于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分析,探究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要素,由此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举措, 进而提高大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推动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表1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调查表[2]

按照大学生交际对象的不同,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师生关系、室友关系、同学关系、亲朋关系、虚拟关系 。就师生关系而言,大学生与公共课老师关系范围比较窄,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就亲情关系而言,由于地理上的距离较远,影响小。同学关系是几种关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无论是在异性同学之间,还是在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更多的大学生借助网络游戏、聊天软件、直播平台等网络媒介发展虚拟关系,这种关系逐步成为影响当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从调查数据看,对上述六种关系综合评判中,有约近20%的同学人际交往能力差,存在着严重的交往障碍。由此可见,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

当今大学生大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家人的过度顺从和宠爱使得他们顺其自然地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在与同学、老师的相处过程中,看问题习惯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与人交往时经常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的心理需求,自吹自擂、盛气凌人,每当自己的情绪不好时,大多会将不良情绪带到同学相处之中,遇事急躁冲动,眼里容不得他人,另外一种表现就是逞强好胜,有强烈的妒忌心,见不得他人的优秀,对他人取得的成绩不屑一顾,内心充满了怨愤,忽视了人际交往是在彼此尊重、互助互勉、坦诚相见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常常是失败的。

(二)自我封闭

大学生的年龄介于18到22岁,位于人生“第二成长高峰期”后期,这是形成自我意识的阶段,各方面不良因素都容易导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生偏离[1]。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以前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熟知的人群渐渐远去,因此部分大学生不太适应大学里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内心充满困惑,感觉一片迷茫。他们不懂得怎样沟通,怎样展现自我,怎样把点头之交变成知心好友。试图改变现状的他们,由于缺乏策略而变得无计可施,任由这些现象持续恶化。在这样的情形下,于是有的同学试图通过封闭自己、断绝与他人的来往来掩盖自身的想法、情绪和欲望。

(三)自卑与畏惧文献综述

一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不能解决好同学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虽然他们内心非常渴望与同学交往,但对自己没有信心,再加上胆小,生怕和同学交往时再遇困难,感到很孤独。这类学生通常都存在家庭或身体上的某些困难或缺陷。因而他们对人际交往表现得特别敏感,过多地考虑交往中的负面影响,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有些学生在与同学相处时经常感觉没有话说,不是不想说,而是确实找不到话题,或者认为有些话题无聊,干脆不说,有些学生则很少主动问候,担心自己的热忱碰上别人的冷眼,害怕受伤害,放不下面子和自尊,所以朋友不多[1],在自我封闭的过程中,逃避了人际交往,久而久之,渐渐地形成了自卑和畏惧的交往心理,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形成偏激的性格,甚至可能重蹈马加爵覆辙。 大学生人际关系沟通与技巧探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0323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