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艺术治疗模式在残疾人就业工作中的运用研究(2)

时间:2019-03-08 21:43来源:毕业论文
4.2.2 户籍制度的隔离化与社会融入困难 15 4.3 被访者就业情况与主观因素分析 16 4.3.1 文化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 16 4.3.2 信息获取渠道对残疾人就业


4.2.2  户籍制度的隔离化与社会融入困难    15
4.3 被访者就业情况与主观因素分析    16
4.3.1  文化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    16
4.3.2  信息获取渠道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    17
4.4 艺术治疗介入残疾人就业的作用分析    18
4.4.1  艺术治疗模式对残疾人建立就业积极心理的调试作用    19
4.4.2  艺术治疗模式对残疾人克服就业倦怠心理的提升作用    20
4.4.3  艺术治疗模式对残疾人克服就业自卑心理的辅助作用    20
4.4.4  艺术治疗模式在残疾人就业渠道扩展的作用    21
4.4.5  艺术治疗模式在残疾人就业开展中的促进作用    22
5 结论和建议    23
5.1 结论    23
5.2 建议    24
5.2.1  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引入竞争机制    24
5.2.2  探索社会组织有效工作模式,建立政社合作机制    25
5.2.3  提升社会工作者综合素能,拓展多样化工作模式    26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民生问题渐渐成为发展重点,而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的权利被重视,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长久以来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政府倡导社会公平,加强残疾人自立自强工作的支持与推进,而另一方面残疾人依旧生活在社会歧视和社会弱化的阴影下,这一相互矛盾的情况就导致了大部分的残疾人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或选择不就业的情况,这样又加深残疾人无用的刻板印象,循环往复不断恶化,大大加深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推进和残疾人自身能力的建设难度。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又为当地的残疾人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残疾人就业工作中,如何帮助残疾人提升个人能力,加强自我社会价值感,实现残疾人的社会需要,改变社会刻板印象成为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点。
    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是残疾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文献研究提到,2010 年上海持证残疾人的登记失业率为1.9%,而当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在这个看似低失业率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问题,一是调查人数的问题,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残疾人由于本身生理情况所限、落后的社会观念、工作环境限制以及相关就业服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其丧失了就业上岗、参与社会的主观愿望,属于自愿性失业的残疾人,他们是不计入失业统计的范围之内的。而自愿性失业残疾人大约占全市劳动年龄段持证残疾人的近40% ,二是政府依赖性,我国政府有将残疾人职工数量纳入条例当中,条例指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岗位 。这是硬性要求企业接受残疾人职工,体现社会平等;还有一种残疾人就业方式是以政府作为托底的形式,如“政府和社会依法兴办的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以下统称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应当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由此可知,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政府力量的集中安排,这样做的弊端在于残疾人的就业积极性降低、个人价值感的丧失以及院舍化趋势的增加。
    用人单位为了符合国家政策,而招聘残疾人,这原本对于残疾人就业是件好事,但恰恰这也造成了另一种情况的发生,那就是挂靠无业的情况,何为挂靠无业?这是指在残疾人当中有部分残疾人有用人单位雇佣,却并不要求其上班,只为其缴纳最基本的社会保险的情况,这部分残疾人本身具有工作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外在原因最终导致了他们的自愿性无业,这对于残疾人而言,对他们的个人价值感、个人需要的实现以及个人能力的增长都是一种伤害。 艺术治疗模式在残疾人就业工作中的运用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09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