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医学院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评价恐惧的中介效应(3)

时间:2019-08-17 15:48来源:毕业论文
2.1.2评价恐惧的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评价恐惧的研究相对较少,负面评价恐惧的研究比较多一点。比如研究负面评价恐惧与人格特征、幸福感、考试


2.1.2评价恐惧的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评价恐惧的研究相对较少,负面评价恐惧的研究比较多一点。比如研究负面评价恐惧与人格特征、幸福感、考试焦虑、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等的相关性研究。陈祉妍在研究负面评价恐惧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上陈祉妍发现,孩子之所以会有考试焦虑是因为父母会给与他们更多的期望并在孩子考试失利的时候进行批评与指责。还有我国大多研究外显的负面评价恐惧,对于内隐的负面评价恐惧只有刘洋研究过。蒋灿曾研究过社交焦虑与负面评价恐惧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交焦虑的个体会倾向于害怕别人对其消极的评价。以往研究也证实了社交焦虑的得分高的个体,负面评价恐惧处于高水平。单独研究正面评价恐惧的文章几乎没有,一般都是把它放在评价恐惧里跟其它变量进行研究。目前研究较多的都是关于它的定义量表之类的综述。对于正面评价恐惧的研究还需要提高。

2.2 自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自尊的国外研究现状
心理学家詹姆斯最早对自尊进行定义,他认为自尊取决于一个个体实际所达到或完成的水平和他所期望或期待达到的水平。简单来说,自尊等于成功与抱负的比值。当个体认为他具有某种能力胜任任务,对自己充满信心时,那么他就是具有高自尊,反之,就会产生低自尊[4]。S. Coopersmith 提出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所做行为的一种经常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现在个体的态度上,向外界传达自己否定或肯定的态度。库利用“镜像自我”理解自尊,认为外界的个体相对于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甚至是改变自己。
在对小学学生自尊水平的研究中Wigfield和Eccles发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从一年级到优尔年级,自尊的水平比较稳定,没有起伏波动比较大的现象。后来Harter研究了小学学生升入初中之后自尊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进入初中后,个体的自尊水平显著下降。究其原因,个体升入初中还没能适应新的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法都有所改变,个体就会面临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困难。还有个体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水平上升,导致自尊水平降低的现象。
2.2.2 自尊的国内研究现状
朱智贤对自尊的理解是它反应的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来自于个体与社会评价的自尊需要。魏云华提出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价值体现的评价与体验通过与社会进行比较。我国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较晚,对自尊的研究也就相对西方落后许多,没有西方那么有系统化。但是近几年张文新教授、黄希庭教授等人在自尊研究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对于西方自尊的研究,我国对自尊的研究具有本土的特色与规律。我国注重对自尊与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人际交往等的研究。比如张文新教授曾对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在青少年中关系研究。魏云华教授也曾探讨儿童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运用量表法对小学四、五、优尔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得出了许多重要性的结论。但是从目前的参考文献中可看出,我国对自尊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定义、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结构等方面,对自尊在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如何体现的还没有人研究出来,特别是父母心理控制和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中自尊所起到的作用。总体来说,我国之前偏向于研究外显自尊,近几年人们开始研究内隐自尊以及对自尊的跨文化研究和自尊的稳定问题等,研究问题的角度有所变化。还有我国研究自尊的对象大多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对老年人以及教职工、残疾人、特殊儿童等人群在自尊方面的研究较少。 医学院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评价恐惧的中介效应(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753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