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干预方法的制定
本研究采用的干预方法,一组为个案干预,一组为小组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网瘾患者在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干预前、后的评估对比,以作为干预效果评估。
个案干预是指选择一名网瘾患者作为干预对象,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兴趣替代法以及结合厌恶法来进行一系列的干预,使被干预者从心理上有所变化,最终戒除网瘾的过程。小组工作干预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组工作认为小组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个物理学所讲的场,当组员进入小组就进入了一个由自身和不同的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中,个人的行为就会受到这些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的影响。
(三) 个案干预
1、 个案基本情况概述分析
案主基本情况:朱某,男,21岁,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某学院大三学生,来自安徽的一个农村,独生子女,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和人交流时候有时会说话不顺畅。进入大学以来,朱某一直觉得身边的同学都与他不亲近,也没有什么好朋友。大二那年,家里为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从此以后开始经常在各大网络社区如“人人网”活跃,也正是从此以后开始翘课,即使在课堂也是用手机来上网,甚至在其他任何无法使用电脑情况下都是手机不离手。
案主网络成瘾成因分析:案主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出现障碍并产生自卑心理,选择通过发展自己的网络来逃避现实中的社交障碍,由此判断案主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心理因素;案主在网络社区活跃并无法自拔,由此判断案主网络成瘾的原因有网络因素。
案主的期望:摆脱对网络社交的依赖,能找到真心朋友。
个案工作目标:①和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②鼓励案主倾诉自己内心;③帮助案主建立自信;④交际获得发展;⑤摆脱对网络社交的依赖。
2、 个案指导情况
第一次干预是在2013年3月22日,旨在通过和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达到让案主有自我认识的目的。
干预方法:
①认知-行为疗法。首先,引导案主对网络导致心理问题有所认识,改变已形成的信念,如“没有比网络交往更刺激的事了”,让其充分认识到成瘾后的严重影响;其次,让案主进行自我辩论,即让他想象上网成瘾后的种种后果,如成绩下降、对不起父母等,在网瘾复发时让“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辩论让内心的道德感、责任感与罪恶感和失败感作斗争,从感情上战胜自己,痛下戒除网瘾的决心。
②自我披露法。案主得到社工的支持与鼓励,分享了他有电脑以后的网络社交经历:“自从接触到网络,在网络上避免了和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尴尬以后,我过的比以前会开心一点,后来我在人人网上找到了很多和我互相倾诉的网友。我在网上找到很多自信心,因为很多网友都对我很肯定,之后我发现我开始迷恋上了网络。”社工也披露了曾经自己的以往经历:“其实我曾经也因为有人际关系问题困惑和紧张过,但是我思考了很久,最终想出了一些方法来训练自己。我常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加了很多次朗诵比赛,还在网上看一些脱口秀节目,学习他们的口才,最终我成功克服了问题。”
③支持性小组。为案主整合相关人际资源,联系案主的同学,邀请他们一起帮助案主改善交际能力。
④强化干预法。提醒案主尽量控制网络使用时间。向案主说明一旦被发现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其他同学会给更喜欢和你在一起,一旦被发现上网的时间反而增加,同学们会感到失望。
第二次干预是在2013年3月29日,旨在帮助案主建立自信,使案主以行动和认知一致。 大学生网瘾综合干预研究+文献综述(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