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及香港的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研究中不难发现,其社会工作最初兴起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并在不断成长壮大中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最终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注意,从而得到推广与支持。其发展历程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支撑,制度设立也较为完善。而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则相反,其趋势是在政府宣传下向民间推广,是一种由上而下推动的运动,成长时间也还短,显得极为“年轻”,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社会实操经验不足、缺乏本土化理论的支撑等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三、广州市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困境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探索实践上也是不甘人后。2008年2月份,广州市海珠区政府率先踏出了第一步,出资购买了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的海瞳、赤岗、华洲三条街道,支持启创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开展,[5]从而拉开了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序幕,并引起了荔湾区、越秀区等效仿,推广开来。2009年9月28日,广州市委政府出台实施《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从立法上强调要推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次年,广州市正式启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试点建设,在全市各区共确定20个街道作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试点单位,购买模式如火如荼开展,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截止2014年2月,总投入资金已达7.7个亿,数额巨大。[6]
在这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中,广州市在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方面,针对广州市人口繁杂、社会工作认可度低及社会工作经验不足等的情况,广州市政府因地制宜,购买了包括全民普惠型家综服务、针对特定人群的专项服务以及社工队伍培育及建设在内的三项社工服务,从基础服务、专项服务和社工培训三个方面入手,在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提高社工的职业水平。同时,政府还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对社会组织受托开展的各项服务的综合绩效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政府委托社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服务实现既定目标,形成了有广州地方特色的政府购买模式。另一方面,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效促进了广州市社工行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约有160家,分布于广州市内的各个区域,在下属的各个街道建立了家综中心或专项服务机构,[7]其中包括了启创、明镜等依托广州市内的高校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工作机构,背后有着社会工作专业为依托输送专业人才。同时,广州市还陆续出台了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建立现代社工制度等相关文件,在法律制度上不断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给予支持,初步建立了社会工作职业框架体系, 在众多方面都成为其他省市学习的标杆。
广州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这些探索实践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发现和进一步的解决。综合而言,目前广州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社会工作属于一种专业知识非常强的职业,在国外已经有了一百年多的发展历史,建立起了足够的社会认可度并具有极高的社会威望,是与医生、律师一样备受人尊敬的职业,发展成熟。广州市目前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社工职业资格证的考试,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参加这些考试获得评级证书,但事实上,一方面广州市对于何种学历能参考并取得证书并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大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上也没有相互衔接,社会工作的从业门槛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有效保障,遭受外界质疑。另一方面,广州市政府及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在对社会工作的职位认定上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没有从立法上根本给社会工作一个名分,这就导致社会上对于社会工作是否作为一个职业独立存在有所怀疑。以笔者在大同社会工作中心实习期间的见闻为例,有些社区居民不了解社工这个职业,认为社工就是义工,只是简单地提供义务劳动的志愿者,或是认为社会工作者是隶属于居委的,是政府公务员,实际上并没有将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真正的职业看待,这显然不利于社会认识社工这个职业,也阻碍了社会工作的开展。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及应对策略(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