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论背景
徐永祥认为社区服务是指政府、机构与个人等在社区里开展的福利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同时包含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 李迎生将社区服务分为三类:公共服务(政府提供,针对全民)、公益服务(福利服务,针对弱者)和商业服务(市场运作,便民利民)。
联合国1955年出版的《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一书提出了社区服务的十项原则。
罗斯曼和塔普曼将当时流行的社区工作方法归纳成三大模式: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以及社会行动。地区发展模式是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所以地区发展模式作为社会工作的社区介入手法强调的是民主程序、志愿合作、自我帮助、当地领袖的发展以及教育目的性等。
罗夫曼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两类:第一,事工目标,即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达到一些社会福利目标,满足社区需要;第二,过程目标,即促进社区居民一般能力的提高,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育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等。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西方老年人的年龄、性别、交通、居住地区、居住状况、人种、需求度、对社区的了解度,以及过去使用社区服务的经历和现在的精神健康状态,与老年人使用社区服务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服务信息的有效告知,非正式、正式照顾之间的关系,都对老年人使用社区服务有一定的影响。最后,西方文化中强调的个人、自立、自主的价值观也对老年人使用社区服务产生影响。
现阶段,关于社区服务的概念、内涵、模式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且对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的实践指导也颇具成效,但是从居民受益者视角出发研究社区服务完善,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所以,从居民切实需要与感受出发来研究社区服务项目的实践与完善,也就更能对社区服务的实践、完善有所帮助。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1887年滕尼斯在其代表作品《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首次提出了社区这个名词,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区”的认识不断深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因工业革命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失业和贫困问题,社区工作与社区服务应运而生。在西方,“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服务”等,有时等同于社区服务。
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社区服务已突破了传统的福利服务范围,社区经济发展成为社区服务、社区实务的发展方向。社区商业、社区合作社、社区投资、职业技术培训、社区企业成为欧美国家社区发展的前沿。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区工作常被称为社区服务。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将“社区服务”的概念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90年代,社区建设工作成为我国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指出“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自此,社区服务已成为我国社区建设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出现了新的情况。社区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给新型的社区服务也提供了严峻的挑战。围绕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社区养老服务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区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研究试图以B市C社区为例,通过对老年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需要,并结合深度访谈了解其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居民视角下社区服务完善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5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