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农民工培训问题分析(2)

时间:2020-10-12 20:26来源:毕业论文
2.培训项目、农民工的需求与社会实际需求有偏差 就目前社会培训项目而言,大多集中在餐饮服务业,手工制作制造业,销售零售业,这些行业的培训成本

     2.培训项目、农民工的需求与社会实际需求有偏差

就目前社会培训项目而言,大多集中在餐饮服务业,手工制作制造业,销售零售业,这些行业的培训成本较低,而且针对这些行业的培训机构随处可见。而很少有培训机构针对一些发展相对较快的制造行业和与机械加工相关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农民工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也相对较大。还有一些建筑行业对技能需求也比较强,但是农民工白天上班,劳累一天,很难有精力再去坚持培训,就算利用空余时间去参加了相关的培训,也很难有质量的完成培训任务。所以社会培训与实际需求产生了偏差,很难最大化的实现农民工的就业,也很难让农民工在其工作岗位上作出最大的贡献。

     3.在庞大的农民工就业情况下,培训要求越来越被看重时,政府的资金投入情况可谓捉襟见肘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2004年到2006年期间,中央政府对农民工培训投入了12.5亿元,”[2]近几年,国家政府部门在经费划分比例上往职业培训上加大比重。当地政府也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的职业。尽管在此条件下,每位农民工的平均培训费用大约比提升不大。而我国总的的教育培训财政支出中,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所占比重还是很小,甚至连一所大学的经费投入都不足。

     4.“农民工对待培训的态度与他们对培训后的收入预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

     农民工们是否自愿去参加培训并且承担相应的培训经费以及他们对培训后的收入情况存在一个正比例关系。如果农民工认为参加一项培训可以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那么他们对待培训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有时甚至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反之他们则会对培训持一种消极的态度。所以,农民工不愿意参加培训,不愿去珍惜那些相关的培训机会,虽然有时候这些培训机会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方式,但他们更注重培训过后是否与收入成正比,从而消极了对培训的的态度。

     农民工处在一个尴尬的历史环境中,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而农民工却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要求,所以就算是农民工想投身一些有技术的含量的工作,他们也在为自己能胜任那些工作所忧心,在加之社会培训情况不容乐观,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从事一些低端的劳动市场。

二、 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各地都采取了一些鼓励办法、奖励性政策,农民就业的环境遇到了一个崭新的春天,但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比较分散,社会在对农民工培训方面还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1.政府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培训资金投入相对过少。

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过少,更有甚者直接忽略了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重要性。近年来农村地区资金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农名工的专项培训资金还是相对不足。有些地方受各方面的原因的影响,比如是财政、自然灾害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培训工作的难度,使得很多培训工作停滞不前,影响了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2.农民工培训管理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在农村农业、农林畜牧放牧业、农民教育等各部门均涉及农民培训的相关工作,但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没有一个明确的培训实施计划,导致培训工作前进阻力越来越大,在加各个部门之间相对分散、职责分工不明确、培训场所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培训资源没有被很好地利用,没有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导致了工作协调起来难度比较大,尽管所以各个部门都在日常工作中安排了关于农民工培训的相关工作,也都联合下发了意见,但是各个部门的职责没有明确到位,加上管理方面的欠缺,导致各个培训部门各自为战,劲不往一处使,没有形成合力。各个部门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实施规范,没有及时实现资源共享,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培训成本不断攀高,培训管理不断陷入困境。 农民工培训问题分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626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