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苏州市小学空间分布格局现状分析及优化(2)

时间:2020-10-25 19:41来源:毕业论文
参考 文献 24 致 谢 25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依据 从现在到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将继续维持高位状态[1][2]。由此引发的城市问题不断涌现,首当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依据

从现在到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将继续维持高位状态[1][2]。由此引发的城市问题不断涌现,首当其冲的是公共服务设施短缺与城市居民日益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3]。在全民重教的当下,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自1986年以法律形式实行义务教育以来[4],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年上升,整体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在薪酬福利、教学条件等方面差距巨大,导致师资流动不均衡,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而长久以来的考核机制如:升学率、经费投入、师生比等致使失衡问题越发突出。现行入学体制下,小学失衡问题不仅牵扯到入学难问题,更是衍生出许多的社会矛盾,如:小学入学资格按学校附近小区来划分,进而在一些优质小学附近产生天价学区房的概念;择校问题又极易产生一系列的经济腐败,极端的竞争甚至使多地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诸多社会矛盾的背后,固然有教育观念在加强的积极因素,然而最为本质的原因在于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校际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且这种差距在拉大。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年来采取的“效率优先”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造成。

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已引起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管理层面的高度关注。孙喜亭[5],李亚平等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多次撰文关注基础教育均衡化,李彦宏、李东生等政协委员也多次呼吁利用现代技术改善基础教育的均衡化[7]。管理层面对此问题的关注起步更早,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教育均衡化问题。2006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8]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法制轨道,要求缩小校际差距。

过往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工作多是利用传统指标进行评价,绝少考虑基础教育资源选址的空间公平性。此类治标不治本的工作成效不显著,多是一些微观层面的改善。在1980年代,我国就初步对小学的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9],但相当数量的地区把布局调整简单理解为“撤点并校”,出现了盲目集中的问题,加剧了上学难问题。从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小学空间布局受政策及行政等定性层面的影响更大,绝少有科学的空间分析介入。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在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优化研究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尝试。空间分布格局理论起源于W.Christaller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核心是中心为周围提供服务,并从市场、交通、行政三方面出发推导出六边图式。1958年,J.L.Berry依据消费因素,从人口分布、收入、教育程度等出发重建了中心地理论,他通过研究公共设施中心布局时获取正常效益的最低人口数量,提出了阈人口理论。1971年,G.Rushiton把消费行为和经营行为进行了结合,提出了行为-空间模型。公共设施的优化起源于L.Cooper提出的区位-配置模型(LA),其内涵在于使确定空间范围或人口数量所需的公共设施数量最优和位置最优。1973年,B.M.Khumawala提出了最短出行距离模型,即所有用户到最近设施不超过阈值距离。1974年,R.Church和C.ReVelle提出了最大覆盖模型,即阈值服务范围内,设施能满足所有或绝大多数的需求。1999年,M.Carreras和D.Serra在最短出行距离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最小服务规模的限制。这些理论研究可分为两类:①公共服务设施公平性的概念及影响因子;②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苏州市小学空间分布格局现状分析及优化(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636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