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市低保家庭的家庭生活自我反思与改变预期(2)

时间:2017-05-08 22:32来源:毕业论文
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政策,它是城市发展的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被称为社会的最后一


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政策,它是城市发展的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被称为社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政策的发展过程是对问题的不断检讨、解析以及相关完善的过程。1993年5月,上海市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不断完善低保制度发展到现今,低保的救助对象范围扩展到了在职、下岗、失业人员及家属;在保障内容上,有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不同品种;在保障形式上,又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多种方式。
从民政部获悉,2013年3月,上海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8854人,支出金额为9943.15万元,相对于1月和2月有一定的减少,但是低保家庭的数量仍然十分的庞大,其中占份额较多的的是失(无)业人员家庭和重残人员,起比例占到了保障人数的一半之多,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多重残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确没有工作的家庭的出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上海民政局,2013)
低保制度的实施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困问题,但只是留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层面,减缓了这种贫困矛盾的增长速度,却无法有效地抑制消除贫困。低保家庭在就业,婚姻,教育,医疗等方面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低保家庭的基础医疗没有做到全面的覆盖,还是有很多低保家庭的成员没钱看病甚至耽误看病的时间导致身体上一定的残疾。就业方面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培训帮助低保家庭的经济来源解决工作的困难,而在低保家庭的第二代子女的教育方面,没有一个良好的机构帮助这些低保家庭的第二代在教育学习方面得到进步发展,这会导致低保家庭从根本上摆脱不了低保的宿命。低保家庭在面对这种困境后不断的反思,思考自己为何摆脱不了贫困的束缚,他们内心对改变是有一种预期的,但是却在行动上受到了方方面面的约束,导致贫困的现状一直无法改变。
本文的逻辑起点是综合现有文献研究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试图以上海市50户低保家庭的自我反思与改变预期为切入点,评估低保家庭的家庭生活状况,对低保家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自身的想法,了解他们对于持续这种生活状况的反思,并分析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如何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来让自己脱离贫困,他们对于家庭生活的改变预期的看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达到的破解困境之道。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路径
(一)国外城市低保制度经验
1.英国
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漫长,他是福利国家之父,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普救型制度到典型的补救型制度的改革,作为福利国家代表的英国,正在逐渐摆脱大包大揽的传统,注重政府的“卸任”以及个人和社会的“载任”。现在英国的社会救助需要的资金是由政府来保证的,并且由志愿者组织承担服务的具体事宜,这样的救助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也保证了公平。雷璟程(2011)
2.美国
美国的低保政策是补救型的较为齐全的社会救助。1935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首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到现在为止,美国的社会救助项目仍然是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其细化。另外,美国的低保政策的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地方是美国的社会救助工作十分的专业化,在组织和人员上都十分的专业化,工作人员都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执照,这些硬性条件的养成都对美国社会救助的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雷璟程(2011) 城市低保家庭的家庭生活自我反思与改变预期(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665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