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等根据“澳大利亚洪水日”给凯瑟琳古镇旅游带来的巨大损失,从旅游灾害管理规划的角度,提出一套相关管理框架以预防古镇旅游灾害,减少古镇可持续发展受到天灾的破坏[1];莫亚通过对法国古镇卡麦那的研究,认为古镇在发展进程中,以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地域文化为基础,只有经济与文化协调运作才能产生古镇的可持续旅游[2];伯恩斯等对西班牙古镇古来亚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在古镇旅游开发中起主导作用,能促进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是有效的政府引导[3]。另外,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也在大量研究与实践得到了证明,对于已经达到增长极限的旅游地,不仅要着力于重构旅游地,还要实行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战略[4]。
国内学者中,陈来生指出必须保护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关注乡村旅游动机,同时重视挖掘传统文化,才能使得江南水乡古镇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5];王云才比较了江南六镇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过滤与分离机制、适度与协调机制、保护与维护机制、培育与参与机制,进一步促进对古镇景观的持续利用[6];郑娟运用利益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了江南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7];苏涛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共37项[8]。文献综述
上述研究对本文大有裨益,但从无锡荡口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研究来说,仍有可探究的空间。
2 研究范畴:古镇、可持续发展
2。1 古镇
古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的人类大型聚居地,地处古代交通要道,有的位于区域环境偏僻的地方,有的位于乡村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有的位于小环境独立的地势险要之处,其具有各地历史古迹,如能够体现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古居民、古街区、古建筑等。古镇既作为历史的沉淀,也再现了历史,更荟萃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由军事、商贸、政治等推动因素逐步使其发展起来,在一定的地域形成特殊的空间形态,该空间形态由民居、街道、统治机构、军事建筑等组成,逐渐形成极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并保持独立[9]。
2。2 中国古镇的分布
古镇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是按照我国古镇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区域划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见下表:
表1 我国古镇分布区域及类型划分
类型 分布区域 代表古镇
小桥精致的江南水乡古镇区 浙江
江苏 乌镇
周庄
大家风范的徽派古镇区 安徽
江西 西递
婺源
朴实无华的西北古镇区 陕西 榆林
富贵大气的北方大院古镇区 山西 常家大院
个性鲜明的岭南古镇区 福建
广东 永定
赤坎
另类浪漫的西南古镇区 四川
重庆 黄龙溪
龚滩
各领风骚的南诏古镇区 云南 和顺
清秀灵逸的湘黔古镇区 湖南
贵州 凤凰
青岩
资料来源:《中国古镇古村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经作者整理汇总 无锡荡口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