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方法
文献法。收集与梳理“人际交往行为”及“朋友圈”相关的著作和论文,并进行系统整理,充分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材料,对微信“朋友圈”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体验法。结合笔者使用微信“朋友圈”的交往实践,根据多年的亲身体验进行分析与论证,以实践体验为据得出相关结论。文献综述
网络调查法。运用现有网络问卷、网络访谈等调查资料,分析微信“朋友圈”对人际交往行为的双重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等。
比较分析法。将微信朋友圈与其他相关的社交网络应用进行对比;将微信朋友圈与现实社交圈进行对比,归纳出微信朋友圈独有的特性进一步思考出由此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方法,分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及原因,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二、微信“朋友圈”的功能结构与交往特点
(一)微信“朋友圈”的功能结构
微信是一种基于关系网络的社交软件,用户好友的来源方式主要有,QQ好友、手机通讯录、微信群的群友和“附近的人”几种渠道资源。生活中,每当微信用户在手机通讯录中添加了开通过微信功能的电话号码时,他的微信就会收到新的朋友提醒通知,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添加该好友。而对于非好友,用户可也通过“非对方好友只显示十条朋友圈”来查看是否志同道合,可以说融合了现实交往与虚拟交往于一体。
朋友圈将微信用户及其微信好友的虚拟生活圈互相联结,在朋友圈里,用户可以发布文字;分享一次性不超过9张的图片;录制最长6秒的小视频;定位的发布与各种网页连接的分享,从多种角度向大家生动的分享展示自己的生活。
设置分组也是微信的功能之一,对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每一条消息,哪些分组朋友可以看见,哪些好友看不见这条动态,都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同时还可以对某人开启一次性设置“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和“不看他的朋友圈”功能。关于朋友圈的评论,也只有圈内共同好友才可见,这种方式下,在移动设备端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虚拟的熟人社交圈。
微信朋友圈的功能结构可以类比Hersberger的虚拟社区分析框架,可分为呈金字塔型的三个层次,越向顶端,个体的连接就越发具体 (详见图一)。
最底层是基础层,主要包括安全感,生理和心理上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满足自己需求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因朋友圈大部分由熟人和半熟人组成,人们可以较为放心的在朋友圈中发表自己的态度;归属和身份感,表现为对群体身份的感知强度,朋友圈中的个体归属感和群体身份;个人投入,在朋友圈所投入的时间、精力、情感。圈内频繁的互动,交流的维系能增强系统联系。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中间层是指信息交换与分享,比起最底层的个人单方面情感,这一层更强调人际的相互来往。无论是朋友圈的点赞还是评论、转发功能,都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联系。分享的越多,彼此越了解,交往也更加开放深入,接触不同的观点,创造更多、更强的人际关系。
最顶层是基于合作的集体行动。这是更高级别的功能,涉及到人们自身行为的改变,无论是线上的某一微信群的建立交流,还是扩展至生活中的一次活动聚会,都需要个体新行为的出现,与圈中他人协调一致的进行行动,给在朋友圈的行为交往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微信朋友圈影响人际交往行为的新变量(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