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最后一公里快递发展模式的研究与设计(4)

时间:2022-06-28 23:01来源:毕业论文
而其实顺丰探索快递+便利店这种模式开始于 2012 年,顺丰首先在总部深圳试点 20 家便利店,并想在全国建立 1000 家便利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利店的

而其实顺丰探索“快递+便利店”这种模式开始于 2012 年,顺丰首先在总部深圳试点 20 家便利店,并想在全国建立 1000 家便利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利店的数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而在 2013 年 12 月份,顺丰与武汉中百超市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中百超市在武汉有超过 600 家的门店,而且 80% 都分布在社区,这个合作还算比较成功,但也仅仅是在武汉。 

为什么顺丰在台湾与 7-11 便利店的合作和顺丰在武汉中百超市的合作能 够长存呢?原因有三点: 1、我国缺乏有实力的便利店企业,服务无法得到保证。“快递+便利店”模 式如果想要有效的实行,那么它就需要在网络布局上形成规模效应,分散的快 递订单则需要广泛的连锁性便利店网络。由于没有合适的收购对象,顺丰只能 选择与现有的一些合适的连锁便利店合作。但国内并没有形成类似于日本社会 中那么强势的便利店品牌,更没有形成主导性的经营地位。现在,顺丰与 7-11 便利店的合作大多数分布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便利店产业则基本被当地的 品牌所占据,一些城市还没有形成强势连锁便利店企业,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顺 丰不得不和那些分散的、不同品牌的便利店企业进行合作。然而不同的便利店 企业又难以提供统一标准的合作水平,服务质量各不同,经营时长不同,顺丰也就难以保证统一的服务质量,更无法切切实实地保证消费者的消费使用体验。 2、因为参与快递和便利店的人员有所差异,所以效果会出现不同。如果顺

丰通过便利店配送包裹,那么负责收发业务的工作人员就是直接参与顺丰最后 一公里配送业务的门面,他们的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及满意 程度。而与顺丰合作经营的便利店门店由于盈利分配方式不同,涉及快递业务 的工作人员没有什么工作积极性,也缺少相关的专业培训,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一公里快递发展模式的研究与设计(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957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