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阻断效应:对于氟原子,C-F键的键能较高(EC-F = 486 kJ·mol−1 vs。 EC-H = 415 kJ·mol−1),而且很难以氟正价离子的这种形式离去,同时以自由基形式也不容易离去。这就导致该母体在代谢反应过程中,酶往往不能断裂C--F键,以断裂C--H键的方式去完成,结果含氟化合物参与代谢,但又不能按正常的代谢过程进行,因此在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代谢障碍,具有明显的抗代谢性并会产生其他效应。
4)氢键效应:氟原子因其高电负性故而可以作为氢键的受体,而且碳氟键与碳氧键论文网的键长两者很接近(LC-F: 1。39 Å vs。 LC-O: 1。43 Å),这使得的化合物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同时,其羟基被F原子取代后,仍然能够在保持原有的生物活性同时可以促进与酶受体发生化学作用。
近几十年以来, 医药科研化学工作者发展了不同类型的--把二氟甲基引入有机分子的化学反应, 但大多方法的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原料难以得到和选择较差的缺点。这几年以来,二氟甲基化反应有了重大的突破。同时,对经典的通过三氟甲基自由基的反应开展了新的探索。
现如今因为以上所述的各个效应,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含氟化合物的发展进程,同时越来越多的含氟化合物生物活性物质也被合成了出来(见下图)。在相关的药物和活性分子设计中也经常用到二氟亚甲基。原因一,二氟亚甲基(–CF2–)的代谢稳定性比较良好,人们经常将其看作为羰基和氧原子的电子等排体[8]; 第二, 在官能化的二氟甲基过程中,二氟亚甲基的吸电子效应有较大可能性会产生邻位效应,进而可能会影响相邻官能团的化学性质、电子性质[9]。
图1 含有二氟亚甲基化合物的药物
Fig 1 Difluoromethylene-containing drugs
对含有二氟亚甲基化合物的合成,人们一通常是对二氟烷基化或脱氧氟化完成的的。 对于二氟烷基化,是利用底物的反应活性以及氟烷基化试剂,然后经过亲电,亲核,自由基反应进实现的。对于脱氧氟化,缺点在是:反应用的氟化试剂通常有某种程度的危险性, 其次,官能团兼容性比较差。人们开发了利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10],硫酸钠Na2S2O4[11]和过氧化苯甲酰BPO[12]等自由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反应来合成二氟亚甲基化合物,就是鉴于此类反应类型的局限性,同时合成含二氟亚甲基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过渡金属参与的反应来完成。
由于上述将二氟亚甲基引入到化合物中使得化合物的特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得其在现代化学,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趋势,也可以看成是间接打开了新的领域的大门,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相关专业人士们的广泛兴趣。
2文献综述
本课题组主要针对碘代的二氟砌块参与的二氟烷基化反应进行研究,因为吴范宏课题组对于碘代的二氟砌块的合成已经有较为熟练的路线,所以为进一步的反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下从自由基引发剂和过渡金属参与的碘代二氟砌块的二氟烷基化及多组分反应三个方面来介绍。
2。1 自由基引发剂参与的二氟烷基化反应
在一系列的自由基加成反应中,要该反应顺利的进行下去,一般都需要加入引发剂才能实现。这些引发剂有如连亚硫酸钠/碱(Na2S2O4/base)体系、三乙基硼(Et3B)、紫外引发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等。
2008年,吴范宏等[13]就利用连氢氧化钠/亚硫酸钠的体系,用全氟碘代烷与5-己烯酸在水/乙腈中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然后发生分子内的环合,合成含氟内脂化合物,产率在51%-93%(见图2)。 过渡金属引发的a,a,a-碘二氟苯乙酮与苯乙炔苯硼酸三组分反应(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8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