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38-02
实践教学是教师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人才专业化成长和强化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论文网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1]。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四个基本理念中的能力为重“要求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应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要求,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2]。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要求高师院校加强实践教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更要形成实践知识,生成实践智慧,而实践智慧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内涵,要求教师教育必须重视和改进实践性教学[3]。但是,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教师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部分目前在内容。形式。运行机制及质量评价方面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地方综合性高校,其实践教学体系多不成熟,缺乏自身个性特色,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未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职前培养阶段得到有效训练,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因此,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体系改革研究是地方综合性高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此类高校既要借鉴著名高校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除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外,更要加大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以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所谓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对象主要涉及学校及院系决策层和管理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这一体系包含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及实现途径。实施实践教学目标及内容的保障措施。实践教学评价及反馈方式等子系统。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使实践教学环节各部分前后衔接。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完整统一,发挥着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目标体系是依据学校和专业定位,结合社会评价和自评结果,考虑社会对教师专业人才的要求和特点而确定的。它体现人才培养的理念,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引导驱动作用。目标体系是一个不断改进。提高。发展。循环的动态过程。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校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考核,开展教学及管理评估,相关部门通过对实习基地和实习生的考核以对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搜集社会评价信息和校内外专家。督导。教师和学生提供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层,然后再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定位。专业培养方案等,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模式。管理与保障。评价与反馈等,以便对上一轮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修订,确定新一轮的目标体系以及其他相关体系,使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及课程体系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实现明显的突破。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它将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安排,以科学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手段,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体。按照一定层次和模块进行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活动。它要求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研究能力及未来教师工作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培养。因此,它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通常,实践教学分为基本实践。专业实践和专业拓展实践三类。前者包括军训。素质教育。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后者主要包括创新实践。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专业证书。社会实践及其他与专业培养紧密相关的专业实践等,由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方向规划设置。专业实践由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构成,主要包括专业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和专业调研。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由各专业根据专业特性和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实践可分为三个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堂教学技能实践。研究性实践,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整体发展。这些模块的设置和实施使得学生获得未来教师应具有的三个层次的经历与体验: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1]。
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校内模拟实习实训与校外见习实习相结合的模式,这也是实现未来教师发展的两条途径。校内模拟实习实训更体现了学校的主导作用和校内低成本实践的特点,通过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模拟教学等有效教学模式和实训途径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校外实践是整合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资源,把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职能融为一体的实践活动,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途径来实现。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感受到具体环境下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真实教学,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了解教师生活。教育现状,进一步反思教学行为。理念。方法等。
3。实践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指导和调控作用。地方综合性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组织机构,专人负责,做到岗位明确。职责分明。制度落实。管理到位。从管理内容看,包括对校内外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与分配。实践教学经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实践教学考核等项目的管理。从管理机构看,通常采用校。院二级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教务处代表学校作为一级单位宏观负责,统一协调。统一管理,院系作为二级单位实施执行,其他部门配合,使实践教学的组织。运行和制度都能够得到落实,形成一个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学校方面的管理应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客观条件,确定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指导性纲领,加强制度管理,保证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指导工作科学。管理规章制度配套。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确保人员。资金到位,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教务处对院(系)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各项工作和其他相关部门对院系实践教学的服务进行督查。
院(系)负责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及大纲的制定修订落实。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评价考核。实习基地建设等。本着互利互惠原则,院系利用学校的调控作用和政策制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积极建成一批校级和院级的实习基地,并利用自己专业特点与基地单位进行教科研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院系按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活动等方面,同时聘请中小学教学名师担任兼职导师,通过授课。讲座。研讨等形式帮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课改情况,并在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承担教师岗位的基本工作,在实践中观察。分析。研讨。反思[4]。
为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应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保障实习实训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关部门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确保有关实践教学的物力人力及时到位。
4。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体系
评价与反馈子是确保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新一轮良性运行的关键。建立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全程性地考核评价制度,注重来自社会。专家。师生的过程性评价,制定详细地实践教学评价反馈体系,从多层次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进行全面考核。根据反馈结果,调整办学思路。修订教学计划。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在制度。组织。人员。经费。内容等方面保证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形成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培养周期。
社会对实践活动的评价是实习单位对学校实践教学目的。内容的评价,对学校实践教学组织和实施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实习实践态度的评价,对双方合作关系的评价,对在本单位实践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实战能力方面的具体评价,以及对学校和学生实践活动的总体评价。这是检验学校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检验培养学生质量的最直接的评价渠道。
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以及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课程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即评价实践活动是否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一致,实践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并结合专业和课程要求,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学生也可以对所有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内容。组织。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教师的和实践实习单位的评价。
由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和专家对实践活动的评价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他们对学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与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是否一致,实践教学的途径安排是否得当充足,组织是否严密,学校和两级协调是否充分,实践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地方综合性高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学校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来进行,须遵循整体性。规范性和多样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体系,其构建是从目标。内容。管理制度。评价等多方面入手的,是多方面协调统一的整体。因此,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应从综合的角度去考虑各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功能,处理好宏观和微观。指导教师与学生。职能部门与院系。学校及院系与实习基地学校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让学生接受多形式。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实践训练。
2。规范性原则
各实践教学环节要由低层结构向高层次结构连接,形成一个体系,具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保障措施。考核和评价标准等,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和固化,按一定的模式规范运行,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实践教学形式和模式的多样性。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实践方式的多样性。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在不同领域的发展。
三。结语
实践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校。院系。教师。学生,取决于整体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组织工作等,其主旨是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由于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地方综合性高校的教师教育目标和内容与重点师范大学不可能相同,这就决定了地方综合性高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不可能采取与后者相同的培养模式,而是应依据自身特点和所在区域,发掘优势,确定自己学校的定位。院系也应根据学科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设置实践课程,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辅以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均实现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
地方综合性高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地方综合性高校教師教育实践教學体系研究【446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