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学习动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80―03
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各领域的高素质拔尖创论文网新人才不仅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高校从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或二次遴选的方式,选拔一批尖子生进行特殊化培养,希望这批学生将来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期望这批学生中涌现出能够影响世界的大师级人物。
这批尖子生能否按照外界的期望那样成长为将来的拔尖创新人才,特殊化的培养模式固然重要,但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对培养效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习者本人。研究学习动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尖子生良好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拔尖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他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何为拔尖创新人才?郝克明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关键字:出类拔萃。创新。突出贡献,即在某一领域,特别是在高精尖科学技术和复杂管理领域,具有出类拔萃的技术或管理能力,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除了具有一般人才的基本特征,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还具有显著的特征。第一,他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学术研究充满热爱,具有积极进取的钻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决心,能够隐忍学术探索中的无穷艰难,甚至能够安于清贫寡欲的平淡生活。第二,他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知识结构。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牛顿说他的成功源于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除了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把握学科前沿。第三,他具有强烈的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对已有的权威理论。成熟的技术。传统的观念持怀疑和批判态度,结合已有的理论基础勇于探索,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提出创造性的观点,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技术。主义正是在批判性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第四,他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任何创新性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和团队的合作,拔尖人才作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必须要能够组织协调好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使团队具有最佳的状态,产生最大的效率。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简单地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从时态上来讲,拔尖创新人才是将来时,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现在时。培养的目的是使现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步具有拔尖创新人才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来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所具有特质的形成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身禀赋。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学校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大学阶的信念,并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其学习行为朝着预定的崇高目标奋进。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机和目标。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使其能继续保持学习热情,能够站在民族。社会。时代的高度,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认识自己的学习意义,为其学习活动找到新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深层性学习动机
大学生正处于最富朝气。最富情感的时期,他们很容易对自己所感知的。有兴趣的对象付诸全部的情感。因此,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大师讲座“等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常常由于新奇而有较强的求知欲,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难度逐渐加大,特别是拔尖人才实验班的课程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难度,这时候,他们的好奇心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
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四种:一是教师要以自己对所讲授课程的饱满热情来感染学生。古人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所教授的课程,并将对课程的热情用尽可能活跃的情绪和行动表现出来以激发和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舞。唤醒与激励。“二是开展研究性教学,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与学生展开问答。讨论等形式的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及时响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后可以通过传统的见面答疑,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等新兴方式,与学生一对一地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通过各种竞赛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他们亲自在实践中感到知识与技能的欠缺,会引起新的更强烈的学习需要。四是增加知识的积累和拓展,除了专业知识,人文艺术知识也必不可少。只有在某一领域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教师应选择难易适度的教材,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基础到最新,由国内到国外,尽可能地将知识体系扩大,充实内容。同时指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感到学有所得,享受学习的乐趣。(三)建立短期学习目标,适时鼓励,激发学生近景性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确立短期合理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概念的理解或者一个问题的解决,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来达到中目标。大目标的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许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无所适从的原因,跟他们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显著关系。确立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实际行动的方向,能清晰地看到行动的轨迹,从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动。确立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预期,并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获得积极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自己确立了目标,就会以一种负责的态度来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去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并从中领悟到他们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或完成什么,从而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承受来自社会。高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大,课业负担很重,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能不能迎难而上坚持下去,是能不能成才的关键。因此,高校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挫折教育,适时鼓励,积极引导他们化压力为动力。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高校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于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学习动机研究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學习动机研究【316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