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19-02
众所周知,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论文网需要[1]。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创业教育仍然不能取代专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创业教育如何融入专业教育,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海南高校为例,结合海南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机制。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
创业教育反映了高等教育辩证法的发展要求,是对辩证法规律的反映和运用。客观事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创业教育就是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体现和反映了新陈代谢的根本规律。在实践中,认识辩证法要求根据客观变化提出变革事物的新观点。新举措。随着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变革的需要,创业教育被誉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赋予了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第一,从创业教育的角度来讲,既然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必然要求符合教学的发展规律。教学的方法论,不能脱离教育教学的规律,更加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来开展创业教育,否则,创业教育将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能力的全面综合培养,非但不能离开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且对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依赖性更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应当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实践能力为抓手,而创业教育就是着重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讲,创业教育无疑是促进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专业教育也称为专门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2]。加强对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培养,无疑是引领学生关注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发展改革,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的互相融合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历史选择。
二。海南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课题组对海南18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情况进行调研,从课程设置和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使用。创业实训环节等进行摸底。海南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表现为:以选修课为主。必修课为辅;线上课程为主。面授课程为辅;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为辅;零碎化讲座为主。系统化课程为辅;小众授课为主。大众授课为辅[3]。尤为典型的是,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各自独立,互不融合。渗透,这将使得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创业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海南高校中,仅有个别高校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少数高校开设选修及相关课程,有的学校以讲座的方式开展,有的学校以SYB培训的形式开展,课程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第二,师资队伍难以满足课程教育的需求。重视程度不够,必然导致关注程度不够,关注程度不够导致知晓参与程度不够。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的关键和保障,但海南目前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较少,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例较低,专业教师参与的比例也相对较低。第三,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较弱。虽然自2011年起,海南高校开始设立孵化基地,目前已有12所高校设立孵化基地,强化了学生的创业实训环节,但并未将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规范化。常态化。课程化。
三。海南高校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协同融合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教学任务。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服务于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创业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专业教育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升华和深化[4]。专业教育视野下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型人才,通过系统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专业技能训练,在某一特定的领域达到特定水准的教育[5]。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其方法都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诉求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是中国高等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探索,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改革的需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协同融合,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基础。人才培养目标的协同融合就是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理念上互相融合,创业教育实质上丰富了专业教育的内涵理念。
(二)课程体系嵌入
课程体系的嵌入将决定着创业教育发展的未来。创业教育的落实取决于高校是否将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从国家层面来看,教育部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到学分管理中,这无疑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对于高校层面而言,着重点在如何抓具体落实,如何把创业教育课程上好。高校应当根据专业特色的要求采取分层次授课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如根据年级划分开展理论基础和实践实训的开课时间,根据专业背景的区别,如理工科类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不同,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有所区别。
(三)专业特色凸显
因人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开展创业教育,成效更为明显。学科及专业特点不同,创业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也应当有所区别,根据专业特点来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做到专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融合,并凸显其专业特点。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落脚点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的,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具体地说,是使学生具有创业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大学生模拟创业活动的实践能力――创业计划书“的制作,并通过举办大赛的形式来检验大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通过大赛形式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将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落地。大学生在具体训练设计创业计划书的过程中,即是将创业理论知识融入创业社会实践的过程,如在撰写创业可行性报告时,需要从创业设想→市场调研→企业筹建→市场开拓→市场营销→商业模式→目标战略全过程亲身参与实践。在专业课程教授时,将创业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不仅达到专业知识传授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创业教育传授的效果。比如对于专业来说,将核心课程中的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融入创业活动过程的侧重点来讲授,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再如,在2016年创青春“海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其中特等奖获得者的四支队伍中,其学生专业背景与其获奖项目关联度十分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特色的凸显,不仅有利于专业教育的夯实,更有利于创业教育的提升。
(四)师资队伍培育和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是创业教育开展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创业的理念向各专业扩散与渗透,教师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海南高校创业教育面临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境。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培育和管理,确保从关键环节保障创业教育的正常运行。一是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应将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以校内师资为主(校内师资应当向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任教师倾斜),校外师资为辅,校内师资主要完成学生的创业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以及情景演练;校外导师侧重的是学生实战创业的实践锻炼,如大学生创青春“创业大赛等赛事提供了学生实战训练的机会。二是教师制度保障。从制度上给予创业教育的教师保障,如从职称评定。科学研究以及教学奖励方面予以倾斜或者单列保障,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稳定创业教师队伍,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308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