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對外汉语教學地域性研究【3404字】

时间:2023-02-06 10:31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對外汉语教學地域性研究【3404字】

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地域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12-02

近些年


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地域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12-02

近些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可谓蓬勃发展。来华留学生在人数。国别。类别。层次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大部分的学生论文网主要集中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浙江。江苏。福建等经济开放省份和地区。像江西这一类型的内陆地区,对外汉语教学虽然在大背景下也有所发展,但无论在学生人数,还是生源国籍分布的丰富性等方面都远不及以上城市。其实地区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是受该地区的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影响力等因素影响的。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中部地区的高校如何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扩大自身影响力,进一步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发展,这是一项重大课题。

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各地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地域文化优势,开展地域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所谓的地域性对外汉语教学指的是把地域文化因素和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理念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形式。

一。结合地域文化因素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编写地域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

二语习得中的文化适应模式(Schumannn,1978)认为:二语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连续体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从目前的教材使用情况来看,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使用的还是北方大学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无论在语言点还是课文内容方面大都和北方语境相适应,缺乏地域针对性。在非北方语境下学习。生活的留学生从书本上了解的语境和现实的语境脱节,这样会延长学生对目标语语境的适应过程,甚至会使学生在适应中产生困惑和无所适从的感觉,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不利于南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另一方面,接受北方大文化背景教育的留学生,对学习地的地域文化接受和熟悉程度普遍较低。语言学习的最佳方式和最终目的都是交际,对地域文化的这种低接受度势必影响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我们在江西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中做了一个随机调查,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对江西的了解仅停留在他们生活的校园以及附近商业区,他们会利用假期去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却很少想过待在江西境内。这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利用是很不够的。因此,进行地域性对外汉语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任务是编写一套地域性的教材。如果使用地域性的教材,把书本的语境和现实的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全方位。零距离地沉浸于目的语文化中,能够使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下相对较轻松地接受汉语言文化知识。与此同时,这种地域性的教材又能动地宣传地域文化,进一步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扩大对外汉语教学规模。

我们在此所说的地域性教材,主要指的是教材内容都是结合地域文化因素来编写的教材。地方的历史地理。自然风光。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饮食服饰等都可以作为主题内容。以江西为例,江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较深的地方,自古便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从自然景观来看,江西风景宜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有武夷山,西有武功山,南靠南岭,背临长江。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多种珍稀候鸟保护区,享有白鹤世界“。珍禽王国“的美称。水光山色是江西重要的景观资源。

优美的自然地理风光。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不仅可以为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也能成为吸引更多留学生的重要资源。

当然地域文化绝不仅停留在自然风光这个层面上,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瓷器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而瓷器也已成为江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识别性的风物之一。我们所接触的留学生无不知道景德镇的瓷器。然而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陶瓷文化因素的挖掘和利用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瓷器,更多地了解景德镇,让留学生能够亲身接触这些在千百年前就已扬名海外的瓷器。

书院文化。古代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江西素有人文之乡的称誉,书院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数量多。

江西民俗文化。民俗是当地人民在生活中不断积累。世代相承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江西在古代地理上处于吴头楚尾“,在民俗文化上兼容了吴越文化。湘楚文化的特点,这使得江西的民俗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比如南丰傩舞。井冈山祭窑风俗。赣南民间灯彩九狮拜象“。客家吃蛋习俗。于都唢呐公婆吹“等等,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另外还有发源与采茶劳动的采茶戏,极富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成为赣南土生土长的剧种。

名人文化。江西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文天祥。汤显祖。八大山人。杨万里等等不胜枚举。从秦汉到清末,相当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建筑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然赣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在这只能列举一二。最重要的是树立地域性对外汉语教学的意识。这些文化资源为我们编写地域性对外汉语教材提供了极其丰富和恰当的材料。当然在文化因素的选择上我们要注意地域性和学生需要性相结合的原则。任何脱离实际需要的选择都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创新课程设置

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外语教育学界学者胡文仲先生曾经说过: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沉浸在目的语文化的氛围中,……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性认识,还可以让他们在同本族文化进行感性比较时,同时习得目的语文化。“除了在传统的听说读写课程上使用地域性教材外,我们也要开设实践。考察型课程。在考察前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准备考察地的材料,形成自己对它的初步认识,考察后要求学生结合切身的见闻和感受,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之前的材料,然后做一个课堂展示和交流。通过这种实践性课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把书本的知识和现实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最有效的形式。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地域文化,更容易接受和喜爱甚至是宣传地域文化。(三)树立地域性教学意识

进行地域性对外汉语教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树立地域性教学意识和地方文化意识。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时,不但要熟练掌握和热爱中国主体文化知识,了解中外文化差异,而且要熟悉和喜欢地域文化,明确自身宣传地域文化,发展地方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责任与使命。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胜任地域文化直接宣传者这一角色,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地域性对外汉语教学。

(四)加大地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

我们在江西高校留学生的随机调查数据显示,百分之九十的留学生在来江西学习之前,没有听说过或不了解江西。这说明我们在地域文化宣传和利用这一块做得还很不够。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加大地域文化的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本地学习。比如制作精美的能体现地域性的宣传图册和招生简章;建立展现地域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加大和海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利用本地毕业生加大宣传等等。

阿尔特巴赫总结了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留学生决定出国留学的八大因素,其中有教育质量。研究设备。教育设施。奖学金。升学机会。学位优势六项是和教育环境相关的。相对其他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中部地方性高校在这些方面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完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地方高校的国际知名度,才能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二。结合地域文化因素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任何形式的二语习得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学习者的文化适应程度影响了语言习得的效果。地域性的对外汉语教学,通过地域性对外汉语教材,能把语言输入和地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理论和现实的高度统一,这对降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难度,提高适应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二)有助于更快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地域性的教学内容。地域性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有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直接用于日常的交际表达中去。所学的能直接为其所用,这样能更快地提高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地域性研究

高校對外汉语教學地域性研究【340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09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