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思考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能力倾向以及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自身因素,同时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经过综合权衡考虑,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职业生涯的规划体现个体不断成长的过程,对个体职业锚论文网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路径并不是很清晰,职业转换和职业发展也相对较为困难,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辅导员职业生涯的构建,是扩大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他们职业发展的动力。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
1。辅导员职业定位不高,影响职业化发展
就辅导员个体来说,存在着待遇低下问题。一是经济待遇低,经济收入少就很难专心。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二是职称低,由于很多辅导员不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看待,所以在职年限很短,因而职称一般都很低。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管理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通行的辅导员双肩挑“模式不得不令人质疑。辅导员角色的多重性的冲突,使他们精力分散,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工作或教学中。而辅导员职业化的前提就是需要一个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客观存在的这些诸多因素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使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阻力重重。
2。辅导员职责体系不健全,工作量较大
教育部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而在现实情况中,许多高校远远超出了这一比例。辅导员每天承担大量的学生教育管理等琐碎事务性工作,长期处于机械运转状态,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职业规划。工作创新和开展思想教育研究。常常是工作几年后心理上找不到职业发展方向,个人的职业预期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反差,职业前景不明朗,没有成就感。这些都形成他们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进步的瓶颈。
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还需要较为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要其同时具备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为刚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上岗后又没得到有效的培训和提高。此外,高校缺乏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缺乏对辅导员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的培训,使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工作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不能满足现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1。有助于打造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操作需要高校辅导员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有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高校辅导员能够认清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爱好,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组织,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可以建设一支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校在帮助辅导员发展职业生涯。管理其职业生涯目标的同时,既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也能实现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终极目标,从而实现高校发展与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双赢“。
2。有助于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制定高效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极大地调动辅导员的内在积极性和浓厚的工作热情,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还能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这些都有利于高校辅导员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积累工作经验,促使个体得到全面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
1。高校探索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首先,用人高校要建立准入机制,保证源头质量。高校在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时,没有相关的文件可依,自成一家。必须统一认识,改变辅导员是一种临时岗位“的观念,把辅导员看做一种职业,把辅导员工作看成一门学科,加强研究和建设。其次,构建辅导员培训体系,促进全面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应制定出一个整体规划并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辅导员成为专业的职业咨询师。应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职业行为特点和个人潜质,分别不同情况,安排辅导员参加不同类型的培训,有意识地引导辅导员思考自身的职业价值取向,为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职业通道。再次,高校要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高校应针对辅导员岗位的特点,制定专业的职称评聘标准和条件。这些标准和条件要和辅导员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理论研究水平。考评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机制,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根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在晋升职称。职务方面,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最后,要建立辅导员专业学科,加强辅导员科研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入,学生工作的对象。内容。目标等均已发生深刻变化,辅导员工作急需专业依托和学科归属。在学科建设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吸纳相关学科,如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创建学生思政管理专业,并与相关学科联合设立硕士点。博士点,为高校学生工作培养专业人才。同时,设立辅导员科研项目,加大科研投入,鼓励辅导员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将研究成果付诸工作实践,使工作和科研形成良性循环。
2。辅导员自身探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首先,高校辅导员在职业探索性阶段,应该了解自己属于何种人格类型,是否适合从事辅导员这职业,以便于正确地选择目标职业。根据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学说“。有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志向的人可以根据学说先进行自我评估,在充分认识了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后,对自己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对自己的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这样能够帮助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走向职业化。其次,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的发展阶段要确定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职业锚,这就是指个人要求转换职业时,最舍不得放弃掉的价值观与技能。辅导员应通过职业素质测评,在掌握从业动机。个性特征和发展倾向等了解自己职业锚的基础上,对学生工作各岗位进行职务分析,自身的素质特征来安排工作,尽快定自己的职业锚类型,利用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策略,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再次,高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高校辅导员要想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就必须脚踏实地做好辅导员工作,为自己树立良好的职业生涯个人品牌,为下一步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在完善辅导员各项工作技能的同时,要努力提升职业竞争力,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评价
职业生涯成功评价标准应包含过程成功。主观成功。客观成功“三个方面,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一是过程成功评价指标――成长性。价值性。心理品质。难度跨越性。速度;二是主观成功评价指标――工作满意度;三是客观成功评价指标――薪酬。晋升。影响力。
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的才能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支持,是否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是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否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是否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等。主观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对自己的职务。职称是否满意,对自己在学校发展。社会进步中所做出的贡献是否满意,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感到幸福等。客观评价的主内容有是否得到学校同事的赞赏,是否得到学校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是否有职务。职称上的晋升,是否有个人工资等待遇上的提高等。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思考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思考【320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