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漫谈【2530字】

时间:2023-02-09 12:23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漫谈【2530字】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漫谈

中国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公报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漫谈

中国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公报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网络文化的发展是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网它对于加快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创新起到深刻的影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们影响广泛而深远,所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对新媒体快速发展形式下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进行深入地探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可以尽量避免网络中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危害,引导大学生合理正确地运用网络,引导网络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有利于学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学校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学习资源的共享及教学改革的推进。再次,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丰富校园文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伴随着网络文化建设的推进,高校文化建设将呈现进一步多元化的局面,而在自由。包容的现代高校中,这种多元化是必要的。

只有认清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及策略等问题,才能促进网络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在新媒体的视野中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通过网络可以点击网上教学视频,进行课堂外的学习;可以与任课老师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电子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和资料,更快捷地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文化的主体性有利于形成和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网络文化的平等性。虚拟性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完善。网络交往的平等性为大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了机会,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很多大学生从网络交往中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有了更成熟的自我评价。网络社会从大学生的自身出发,满足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固然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但也带来了无政府主义的放任自流。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直接导致大学生道德意识的混乱,以为自己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大学生受压抑的个性释放出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乎所以,而在网络繁荣背后,出现的却是侵犯隐私。散布有害信息。猎艳。恶意人身攻击等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东西。

其次,网络冲击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正向的,但网络的出现使得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这样一来,教育者在传播信息中的权威地位被打破了。此外,东西方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碰撞和冲突更加直接,动摇既有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造成精神困惑和价值标准混乱。

再次,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面对面交流这种传统人际交往形式的作用,造成了人际交往虚拟化。现实关系疏离化的倾向。而交互模式的改变,也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产生排斥感,导致孤僻。冷漠。情感缺失,进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产生不和谐因素。

三。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建设好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设计优美。信息丰富。功能完备的主流网站。传统的校园网主页及引导舆论的网页存在内容单调。更新慢。无法互动。趣味性低等弊端,往往被大学生们视之为高大上冷“而敬而远之。鉴于此,我们要精心设计网页,恰当设置栏目,力争界面优美,对学生有吸引力;要开设社会热点重点问题栏目,如教育改革问题。医疗改革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引导师生员工正确把握社会热点重点问题,探讨解决的对策。要建设好校内各教学单位。各管理部门二级网站,加大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力度,使学生更加了解学校历史沿革。教学科研情况。招生就业信息。文化活动信息。管理服务情况等,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要加强主流网站内容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新闻宣传形式中,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充分发挥校园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的舆论引领作用。

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还要将规范学生网络行为的要求写入校规校纪,以此规范学生网络行为。校园网络上可开设道德论坛,使道德教育变得生动形象,贴近大学生生活。高校应利用网络自身的图文和语音功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远离网络中的低级趣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和追求,不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网上;加强基础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其做到文明上网;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等等。

再次,要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领导体制,完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组织职能。监督职能。引导职能。规范职能和惩戒职能,打造一支集网络宣传。舆论引导。网络监管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工作队伍;建立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制度,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要合法,也要符合伦理道德,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与指导机制,强化院校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工作者专业培训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监督机制。

总之,做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对党和国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高校师生的需要为准绳来推动互联网建设,我们的互联网才能实现自身的使命,以高端的科技和丰富的人类文化为更多的社会大众服务。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漫谈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漫谈【253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66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