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民办本科高校办學定位的区域特色思考【3465字】

时间:2023-02-13 12:24来源:毕业论文
民办本科高校办學定位的区域特色思考【3465字】

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区域特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85-02


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区域特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85-02

民办高等教育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至今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十几年,由于院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原有的论文网院校体制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民办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截至2015年5月,全国有民办本科院校共计416所,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区域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存在办学定位模糊或不当的问题,部分民办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没有与区域文化。经济特色紧密联系,使得民办本科高校发展困难,出路不明。本文就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与区域特色的关联进行思考,从区域特色出发探讨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

一。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一)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特点

目前国内外各类研究当中,关于办学定位的定义有很多种,本文将办学定位分为三个方面[1]: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定位与服务面向定位。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从区域特色出发研究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公办高校办学历史悠久。学科文化深厚。办学特色鲜明不同,民办本科高校正在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办学定位。由于投资渠道不同,对政府的依赖度低,民办本科高校必须注重管理效率和效益,体现出经营能力强,与市场结合紧密,以应用性。实用性学科为主的办学定位特点[2]。

(二)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困惑

目前,民办本科高校普遍存在起步晚。起点低。社会公信差。收费高的问题,在资金。生源。师资等方面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比[3]。在办学定位上出现定位表述趋同。特色不足,办学力量无法与办学定位相匹配,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因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质量差,不利于民办本科高校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也抑制了其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能力。

(三)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与区域特色的关联

民办本科高校一般由地方举办。地方管理。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民办本科高校自成立初始就具有区域。地方高校的属性,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社会服务[4]。因此,在确定办学定位时,必须依据区域特色对人才的需求。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需求和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来确定办学定位,以所在地区为服务重点,适当辐射周边地区城市。以宁波为例,宁波的民办本科高校要走在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发展前列,必须结合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规划,包括宁波的经济发展战略,人才需求特点和人才结构特征,文化特色以及当地各类高校的布局,才能找准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并可持续发展。

二。宁波的区域特色

(一)地理区域特色

宁波是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宁波地处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有舟山群岛作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是一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有东方大港。商贸之都。文明之城。生态之市之称。

(二)文化环境特色

从区域文化上说,宁波文化属于浙东文化范畴。由宁波文化衍生出四个对宁波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文精神:一是励志图强“的古越精神;二是开拓务实“的人文精神;三是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四是主体自觉“的创新精神[5]。这些文化精神,使宁波人在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这些中华民族共有的优秀文化传统时,表现出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促进宁波区域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同时对于推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产业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宁波有效依托宁波港“和宁波帮“这两大战略资源,在优惠政策。资金投入。港口建设。开发区设立。组织资源等方面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重点倾斜,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宁波区域经济发展正走向新格局:创新经济。开放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四大战略资源各为一体,又有机统一,共同发展[6-7]。今后宁波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宁波将努力培育创新经济。海洋经济新优势;另一方面,宁波将加快提升港口经济。开放经济发展水平[8]。

三。宁波民办本科高校结合区域特色的办学定位特点

宁波市一共有三所民办本科高校,分别是宁波大红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和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其中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和宁波大学科学技术是独立。

(一)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定位

办学层次定位上三所高校均以本科教育为主,宁波大红鹰适度开展专科教育。办学类型定位上,除公安海警外,宁波其他四所公办本科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办学定位分别为:宁波大学定位为一所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宁波工程力争建设一所特色鲜明。服务地方。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浙江万里是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服务型的办学追求。创业型的办学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特征;宁波诺丁汉大学定位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准的中外合作大学。三所民办本科高校与这四所本科高校有所区别,主要以建设应用型大学为主。

(二)学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三所民办本科高校在院系设置上有一定的重合,均设有信息工程。艺术传媒。机械。经管,在人文。建筑法律方向上也有一定的重复,主要与宁波文化。经济产业布局息息相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三)服务面向定位

三所民办本科高校主要立足地方,以宁波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长三角。宁波大红鹰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在服务方向又突出了面向全国的定位。

四。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区域化发展策略

(一)办学定位的区域特色发展策略

1。办学层次定位的区域特色

与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宁波人才总量低,人才后备力量不足,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更严重,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明显,制约着宁波经济发展[9]。宁波市目前有8所本科高校,6所专科高校,其中3所民办本科,1所中外办学,以教学型高校为主,而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只有3所,研究力量明显不足。在办学层次定位上,由于专科层次的高校已经占了宁波高校总数的近半,民办本科高校应当顺应宁波市人才需求,集中发展本科教育,逐渐舍弃专科教育,并努力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学历人才,为宁波经济发展储备高级人才。

2。办学类型定位的区域特色

由于民办本科高校发展历史短,学科基础比较薄弱,综合办学能力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比,因而,在办学类型定位中首先应当与这4所高校有所区别,避免雷同和重合,同时也要异于6所专科高校,作为宁波高校的中间力量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特色。民办本科高校办学类型定位应以教学型为主,在此基础上突出应用性,根据宁波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的区域特点,细化办学类型定位。

3。学科专业定位的区域特色

由于服务面向的特征和基础薄弱的因素,民办本科高校作为新建本科高校,不应按学科体系设置专业,而是要紧跟区域经济的需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围绕相关行业的产业链建设特色专业,形成错位竞争优势[10]。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定位首先应当以应用型专业为主,在原有学科设置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宁波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文化特色,向创新型专业。新型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大宗商品。开放经济。以浙东历史文化为主体的人文专业等方面倾斜,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同时,民办本科高校之间应尽量避免特色专业重合,以免减弱自身竞争力,使民办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走在全国民办高校发展前列。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区域特色

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宁波大红鹰的定位是培养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管理岗应用型人才。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4月底,宁波市实有内资经济主体大约有57万户,其中私营企业约18万户,而私营企业中有90百分号以上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约37万户,毫无疑问,中小企业是推动宁波经济发展最庞大的市场主体[11]。由此可见,宁波大红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具有宁波区域发展特色的。民办本科高校可以从区域人才需求特点。人才规模现状。经济产业格局等方面出发,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5。服务面向定位

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民办本科高校的必须立足于地方,因而服务面向应当以立足宁波为基本,根据高校的综合实力情况,适当辐射周围地区,逐渐向华东乃至全国发展。

五。结语

民办本科高校要顺应时代挑战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区域优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民办本科高校必须立足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将区域文化特色内嵌其中,加快走出传统模式,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学的区域特色,才能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区域特色思考

民办本科高校办學定位的区域特色思考【346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749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